内在探索: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图文/喜悦

上午在公园散步,遇见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她也在那里散步。
整个散步的过程,都见她在做着颈椎区域的运动,有时候是抬头,使劲儿往后仰;有时候是胳膊上举;有时候是左右歪歪扭扭。看来她的颈椎出问题了。
觉察到内在有一些声音浮出来,想说些什么,但又觉得想要说的话,做起来其实是挺不容易的。
疾病,表层显现就是不舒服,所以有人会解决那个不舒服,比如医院的医生,他们是直接治疗那些病症的,也就是打针用药缓解病痛带来的不舒服感觉。
这个感觉消散的时候,他们的治疗也就结束了。当然对于患者来说,也会认为病症消失了,就是好了。实事上,当类似的生活工作习惯,类似的心理因素的出现的时候,那个病症会继续在发生。
疾病的第二层的原因是行为习惯;而这个已经需要自己来介入,需要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习惯。当一个人开始自我观察,开始对自己的病症的原因进行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自己有这样的病痛。就会有意识地开始注意,或者做一些适合的运动。
人能做到这一点,开始管理自己的生活工作习惯的时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一些有效的运动只有形成习惯的时候,才能够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作用。但很多人连这个都做不到。
生活习惯,尤其是工作习惯,让他们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身体,而当那个运动习惯小于那个固有的坏习惯的时候,实事上是很难改变的。
疾病的第三层的原因,或者说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思维认知了。事实上,这个层面不被了解,习惯也很难改变,一个人无法真正的自律,表层的不舒服的症状继续重复着。
说思维认知,也就是一个人把什么看得最重要,把什么当做自己生命的重点,这些是灵魂性问题。
当一个人把工作上的成就,把名望,把利益看得很重要的时候,实事上他是愿意为此而付出一切的,他是拼命的,不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感受的。
所以,当你说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健康管理方法,对他们来说也非常之困难,他们最希望解决的就是眼前的不舒服的感觉——不要让我难受,而不是要养成一个正确的习惯,或者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问题。
那个最重要的,更不是听一个路人说了某些话,就能够接受的,那不容易。只有很深的痛苦,很大的重创出现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
是的,这也是后来慢慢体会到的,当我只是在解决症状的时候,实事上只是解决表层的问题,只是想吃一片止疼片而已,更多的时候,还是想要依赖外在的人,外在的技术手段。这种依赖是没完没了的。
当我开始检视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懒了很久了,依赖已经变成了常态,对医生的依赖,对医疗器械的依赖,对他们提出的方法的依赖。
所以,这么多年接触了很多方法,到最后都没有真正的坚持下去,因为练习方法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足够的量的,可对于头脑来说,这些见效都太慢了,根本不管用。
总想着找到见效快的,立竿见影的,到最后忙碌几十年,却什么都没有找到。这种感觉是让人沮丧和无力的。
实事上,那个有效的,是非常简单的——投入自己,了解自己,爱自己——就是时时刻刻能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并投入大量的时间独处,至少是一半一半的时间给自己。
很显然,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人际交往上,娱乐消费上,我们是很少真正地和自己在一起的。
有时候,就连去看病,就连输液的过程都会忍不住地去看手机,看小视频,这个手机已经牢牢地抓住了我们。有时候看上去是人在使用它,但实际上是它在使用人,它在牵着人的鼻子前行。
单纯地和自己在一起,更多的时间静心,便能够对自己的身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自己内在能量,欲望驱动,都会有清晰的了解。
当对自己了解的越来越深的时候,也是爱自己发生的时候,自然知道哪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必要去做;去想,哪些话根本没有必要去说,哪些人根本没有必要去见的。
越了解自己,围绕着自己的负重就会越少,而当那些负重越少,健康的运动习惯也就越容易形成。同时形成的,还有自己健康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
不会在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自己所执着的问题上了,因为那些执着的已经被看透,看穿,它们毫无意义。
身心轻松,自然会灵活起来……
……
——#内在探索#喜悦回归自己#觉知与自我#当下的力量#全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