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史铁生
二十多年前一个寒假的午后,我坐在靠窗的书桌前,翻看着史铁生的作品选集。寂寞的阳光穿过糊着旧报纸的玻璃窗,照的屋内一片昏黄。时隔很久,我依然记得那个下午,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史铁生。
史铁生的作品能够让人感到文字背后流露出的丝丝温情,平淡的文字后面是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其感情犹如波涛汹涌的江河,时时显现出的克制使奔腾的河水化为涓涓细流,那是浸透着温度的语言。在他写到小说获奖后自己在社会上即将撞开一条路而想到自己的母亲时写道:“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这文字的背后是作者对母亲多么深切的怀念之情,甚而感到这种思念之情力透纸背、浸透到作者的心灵深处,痛彻心扉,久久不能释怀,读到此处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史铁生曾经说自己“专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因而他由自身躯体的残疾进而关注这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由此延伸到整个人类的残缺及对人性心灵的拷问。有好几部小说就是描写残疾人士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像《命若琴弦》、《合欢树》。
讲述知青生活的作品像《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读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里面没有红旗飘飘、战天斗地的恢弘场景,却让我们看到了不曾了解的知青另一番景象和对生活的深切地感受,与“上山下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气干云相悖的是那片贫瘠却真实的土地,让人感到平淡而无奈的生活以及下乡知青难以融入的进退失据。同很多絮絮叨叨地描写文革时期那段艰难岁月的其它作品不同,他并没有过多诉说自身的悲苦经历,而是将更多的视角投向并发见了那段火红的年代其中的收获以及对社会对自身思想和生活的改造、影响。
史铁生后期的作品则是将其思想进一步升华,作者不再像以往作品那样将对人生的思考和意义依附在温和的文字里面,通过很长的篇幅表达出自己的一部分思索。可以感到史铁生除了在文字上日趋纯熟外,常常会体味出史铁生的急切,“笔锋常带情感”从而使他的文字不再迂回前进,而是直面现实。他思考的不再局限于为生计之需的写作内容本身,而是探求文学艺术对人的“心魂迷茫和意义的探问”。我常常想史铁生不应当是作家,确切的说是不仅仅是作家,更应该是思想深邃的哲学家。
史铁生自己说在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对于史铁生自己来说固然是最大的不幸,诚所谓“诗家不幸文章幸”,却促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些健康时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思索和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残缺、比如人性等等。去想自己为什么要活下去时,想明白了“这是个有着差别的世界,倘若没有了残疾或者没有了一切不好的东西,世界将会变成一潭死水、一块没有肥力的沙漠”。所以人有时只有接受,接受上帝的安排,如同接受生命的诞生一样。甚或可以说正因为史铁生躯体的残疾使其心灵愈加的健康和澄澈。在探寻心流的微妙莫测时,史铁生的“昼信基督夜信佛”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努力去证明神性,却不是神本身,因为在他看来“人造的‘神’有时比没有信仰更为可怕”。
我以为史铁生一直在教会我们明白生活中的苦难和残缺是永久存在的,我们要面对、应对,而不是逃避现实存在,一味去追求所谓无忧无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