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肄业做北大教授 双簧戏引《新青年》风潮 刘半农的传奇人生

2020-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道蕴

1918年3月15日,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新青年》杂志上,突然发表了一篇火药味十足的批判性文章《给编者的一封信》,署名王敬轩。这篇文章的作者有着极为深厚的古文功底,整篇文章文辞典雅,却极尽谩骂之能事。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头一次见到有人把撒泼骂街表达的如此清新脱俗”。这篇文章的出现非同小可,它引发中国新老两代文学阵营的激烈交锋,深刻改变了今后百年中国文化的走向。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呢?这个王敬轩到底是谁?为什么现代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呢?

原来,这篇所谓的《给编者的一封信》是一封以文言文写作的批判白话文的文章。文章中历数了《新青年》杂志的种种罪状,说新文学运动提倡的白话文是狗叫(犬吠之言),说提倡白话文的人都是崇洋媚外的“慕洋犬”(工于媚外,惟强是从)。接着笔锋一转,开始大大赞扬清朝的桐城派古文,并且高高的捧了一番桐城派古文的传人林纾。

其实,这篇文章是个早就策划好的阴谋,这个阴谋的目标,就是当时民国最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大家,文学理论家,文学创作大家,翻译家林纾,目的就是通过当时这个最著名的文学家来达到碰瓷的目的,就好比是我们今天一些十八线小明星动辄对一线巨星破口大骂,只要一线明星还嘴,十八线小明星立马就出名了。

林纾先生是当时最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

那么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圈套呢?原来自从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呼吁和发起新文学运动,提倡用白话文写作,响应的名家非常多,诸如胡适等人都非常赞同,但是比较尴尬的是,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少数的提倡者中间,当时的古文大家对新文学运动根本不屑一顾,连反驳也懒得反驳,所以这次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新文学运动一开始影响力有限,只在少数白话文作家间流行

新文学运动的激进干将,中学肄业却成为北大教授的刘半农便想出了这个碰瓷的奇招,他鼓动旧学功底深厚的钱玄同陪他演双簧,撰文攻击新文化运动,故意吹捧桐城派古文和其传人林纾,然后刘半农再撰文反驳,文中把林纾出身的桐城派文学大肆批判,各种嬉笑怒骂,并且非常轻蔑的指名道姓批评林纾“若要用文学的眼光去评论他,那就要说句老实话:那就是林先生的著作,还是半点儿文学的意味也没有。”

这一下,一石激起千层浪,林纾被辱及师门,不得不出来回应,落入了刘半农的圈套。林纾是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文学家,虽然是桐城派古文的传人,但是对于白话文并不排斥,而是抱着观察的态度。他首先写了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希望能严惩这些人。不料蔡元培并不答应,反而义正言辞的反驳了林纾。暴怒之下的林纾开始回击,并撰写了小说《荆生》《妖梦》来反击。并且还说了一些攻击谩骂之词,这让新文学运动的干将们如获至宝,开始奋力反击,并且找出了林纾吹捧北洋军阀的证据,新文学运动大获全胜,林纾声名扫地。至此新文学运动才真正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北大教授刘半农也一战成名。

刘半农到底是何许人也?他1891年5月29日出生于江苏江阴,父亲是清末的秀才,刘半农小时候就无比的聪明,14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名校常州府中学堂,在中学堂连续考第一,名声大噪,当时同学钱穆说,同学们都以认识他为荣。刘半农11岁的时候,母亲带他去寺庙进香,正好当地朱姓人家的主母也带着女儿朱惠来进香,双方一见如故,就此订了婚。

刘半农虽然在常州府中学堂次次考第一,但是,他对当时的旧式教育制度非常的失望,于是选择了退学,带着新婚妻子去了上海,在上海,为了谋生,他取了几个非常艳俗的笔名,专门发表艳情小说,一时之间声名鹊起。然而,在上海的这五年,并没有带给他多少收入,1917年,正在家穷困潦倒,揭不开锅的他,突然接到了北大的聘任书,原来,当初他在上海时,和陈独秀见过几次面,陈独秀对他的才华非常推崇,于是向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荐了他。

刘半农在北大很快站稳了脚跟,他也很快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于是为了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就想出了这个双簧戏的主意,让钱玄同配合他演出,但是钱玄同一开始不答应,认为这种手法不入流,但是刘半农劝说他,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手段。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钱玄同古文功底深厚,模仿林纾批判白话文的文章写得十分传神。

巴黎图书馆,因为他,刘半农从英国转学法国

但是,北大毕竟是高等学府,刘半农的初中肄业学历还是经常遭人鄙视,于是,他一怒之下,考上了去英国留学的名额,后来转去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成归来的刘半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决心编撰《中国大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不料,1943年暑假带学生去内蒙古考察,在绥远中学演讲时被毒虫叮咬,发炎不治身亡。北大为了表彰他的成就,特意在他的遗体上盖上了北大的三色旗,这种殊荣,北大教授就只有他一人享受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