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思考,不要死记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浪漫的巴布亚企鹅

《给教师的建议》 48 要思考,不要死记。

第一自然段:第一天女教师维尔霍文妮讲了一条规则,好像孩子们都理解了。第二天的课上,女老师提问这条规则,只有少数几个“最好”的学生还记得,其余的学生都忘记了。问题一:为什么忘记这么快(昨天回答的那么流利,而且全都会背了)?老师重新让孩子们背诵,重新举一些例子。第三天的课堂仍旧是哪个样子(只有少数几个“最好”的学生还记得,其余的学生都忘记了。),这时女教师已经没有时间再回头搞“教过的东西”了,她开始讲解新教材,而关于那条“教过的”规则,只是说:你们回家后背会它,我要检查的……

我对两个引号里的使用非常感兴趣,“最好”、“教过的”,哪些课堂上给够背书老师“教过的”规则的学生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学生?照应题目,“要思考,不要死记”,哪些最好的学生很显然是最擅长死记的学生,往往有形无形中被老师夸奖,我的孩子如果正在深受其害,我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第二自然段:作者又听了10节课,苦苦思索:为什么孩子要记住学过教材这么困难呢?此时作者用的是“学过”,而不是教过。“对没有思考的知识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再记忆中保持的。“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学习理解、运用实践、迁移创新,是不是和当时作者的思想不谋而合呢?作者的问题:脑力劳动应当怎样进行,才能使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才能使识记变得牢固?答案是:学生应当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难,越是需要像使用钥匙一样用它来解释各种事实和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取决于学生究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过多少事实。这一点强调的好像是学生怎么学?学生要独立地分析和思考。

与本章的梳理者相比,我只着眼于文本中的细节,唐老师从高度来阐述和理解,因为读了更多的书,所以打通了理论之间的联络。有这个收获我很开心。最近收获了思考,带着思考,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细节性的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抢到的提问名额却不知道提什么问题,还是上了麦,通过魏老师的阐述,有一些东西与我的生命发生了链接,比如教师备课、备好课并不是我一个人面对的麻烦,魏老师也曾经有,现在还有,而且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我是做了,上学年的那班孩子第一次考试阶段第6名,但最后一次已经位居阶段第二了。在一学年的影响过程中,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了,基础不好的学生也一直在尽力的学习,没有掉队。我的管理问题是缺少原则。这样的反思会指导我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

唐老师在阐述中提到归纳法,又一次得到思考,我离归纳法近了一些。

费曼学习法,通过表达来记忆。怎么证明你自己理解了?表达要足够的充分、明了。比如学生教学生,优秀生给学困生讲。

魏老师讲,怎么带领孩子们理解?让学生大量的感知,多思辨。结合我目前的教学困惑就是不能给于学生大量的感知知识,没有备好这方面的课。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的观念,

乔书老师的问题:怎么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魏老师的解答:通过认识冲突?真问题才能带动人的进步?理解与表达,反过来思考。大量阅读、互动、杂交。

我的问题我都可以自己回答,所有的问题都是懒于做和更加的深入,以至于问题都提不出来。通过梳理我还要再听这一期的讲座。

中午又听了一遍,主要讲的还是讲者内心的现在比较有的东西,脱离了文本。老师要能够设计出让学生使用这一钥匙的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