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未来在哪里?
今天在《读者》里读到一篇关于“清退超龄农民工”的文章,百感交集。文中的有段话是:
“所谓的“清退超龄农民工”就是指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
过去,第一代农民工曾经用皲裂的双手给下一代创造出了从田野、工地走向工厂的机会,也铺就了下一代进入职高、普高、中专、大学的路,更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制造”。
他们改变着一代代人的起点,也改变着这个社会、国家的面貌。那么未来呢?”
国家出台清退超龄农民工本意是为了保护他们,不过在如今很多没有积蓄、没有社保、没有退休金的超龄农民工面前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他们还有一定劳动能力,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却失去了很多的工作机会。当他们大批大批地从工地上被清退,必然大批大批地融入其他的劳动市场,与比他们更有优势的人去竞争同一个岗位,僧多粥少的局面里他们尤其弱势。我希望他们这些第一代创造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农民工能老有所依,能看见未来,而不是被时代所抛弃。
去年9月底,我到新的项目任职,去看工地,刚从工地出来就被6个大妈围起来讨薪。她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欠薪的情况。从她们零碎繁杂的话拼出大概意思是,她们6月开始在工地干活到现在,只发了一个月的工资,8、9月两月的工资都没发。
虽然那段时间国家史无前例地调控房地产行业,我们公司过得很艰难,但从没拖欠农民工工资,每个月都是按时支付给总包,由总包再支付给农民工。政府三令五申农民工工资必须优先保障。如果真如大妈们所言,总包真的触碰了底线。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马虎,我瞬间怒火中烧,把总包负责人叫过来一顿骂,必须让他们知道犯了多大的错。
总包在我骂时没有吱声,等我骂完了才说:“领导,不是你想的那样。6月份那时为了区里的环保卫生要求,我们计划招两个帮工每天在工地围墙周围转转捡捡垃圾。消息出去后一起来了附近村的6个大妈都要这份工作。跟她们说6个太多,最多多招一个,总共三个。结果那6个大妈赖上了,说什么也要6个人一起留下来干。好说歹说她们就是不同意,非要我们把6个都招了。天天跟她们讲道理,她们就是不走。”
到7月,总包跟6个大妈说不再需要帮工了,心软给她们6个都发了工资,让她们回去。结果6个大妈一直赖工地不肯走。总包好声好气地劝她们离开,她们就是不听。总包心软,也不忍心对她们采取过硬的措施。一直拖到9月份,逢人过来看工地就说总包欠她们工资,反而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后来我们出面发些了钱,把6个大妈们都请走了。
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感触蛮深:大妈们没什么其他技能,没有其他工作机会,没有其他收入,难得有能赖的机会,能赖些钱是一些。中国像她们缺乏文化和技能的百姓应该不少,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务工作,以此谋生。想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能会比年轻一代要困难得多。首先他们观念上不一定能接受,然后是他们肩上的担子已经很重,手停口停,最后是剩给他们的劳动年限不多,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可能等到他们学成归来,也到了要被清退的年限。
如果没有房地产这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她们难以赚钱养家。不能奢望全国每个人都能去搞高科技。越是高端的科技需要的人数,或者能胜任的人数就越少。普通老百姓的饭碗还是要顾及。打压房地产有国家大层面的考虑,房价太疯狂也会损害老百姓,但打压得过度,苦的也是老百姓。一个房地产行业影响着一两百个相关的行业。从土地到土方,从钢筋水泥到门窗家具,从设计到广告,从线下门店销售到互联网推广……中国有过亿与房地产相关的从业人员,上至大财团,下至像大妈们的老百姓都在这个行业里面。他们背后又是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家庭。
他们家庭收入的下降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其他行业。买面包的人没钱买面包,面包店会倒闭,面包店倒闭了,面粉店也开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