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

2024-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溪云初起

1古时的祭祀

✅腊八节,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庆祝丰收、拜祭祖先、祭祀鬼神、驱赶瘟疫、祈求平安的仪式。由于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举行,所以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古代把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为“清祀”,周代称“大蜡”;先秦时候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并一直使用至今。

2佛成道节

✅据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后发现苦行不是最终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羊女呈献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吃冰、晒腊八豆腐、吃腊八面、吃麦仁饭、祭祀祖先和神明祈求丰收吉祥。

【知识拓展】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的由来,据说和释迦牟尼修道成佛有关。据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在他决定放弃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牧女,牧女给他呈献了乳糜,他喝了之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修成正果。为了纪念此事,佛教徒就在这一天举行法会,用米和一些果物煮成粥供佛。

这个粥,就被叫做“五味粥”,又名“腊八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就把粥送给门徒和善男善女们。到了宋代,民间就逐渐形成了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