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思想不再沉默故事

同一起跑线出发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2016-06-04  本文已影响67人  不辣的妈

1.

高三那年,学校有两个文科班,我是数学课代表,他是另一个班的数学课代表。

数学老师经常逮着谁找谁,今天你帮我拿试卷,明天我帮你搬作业本,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

高考完去学校查分数,在查分的小商店遇见他(那时候还不能网上查),互相一问才知道,我成绩比他高一分。

上大学没几天,高中同学找到我,说放假的时候一起回家,毕竟是老乡,大家相互有个照应,还有几个高中校友一起,其中一个就是他。

我们又成了校友,只是不同专业。

大学那四年,大家有了各自的生活,彼此见面并不多,每次见到他,他总是夹着一本书,步履匆匆的样子。

后来,我赶在毕业前签了工作。告别的时候,知道他因为成绩突出,被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

两年后,我离职考上了研究生。再过一年,他考上了名校的博士生。

后来,我继续工作。一年后,他留校当了老师,同时,继续读博士后。

现在,我干着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谈不上成绩,也谈不上颓废。他是高校的青年才俊,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2.

那年,华子和桃子进了同一所学校,当上了高中老师。

两个人都当班主任,同住单身宿舍。

华子长得漂亮,加上工作稳定,第一年就有不少年长的同事给她介绍男朋友,华子挑挑拣拣,很快就进入了恋爱模式,虽说对方的性格并不完全适合她,但家庭条件不错,人也老实。工作不到两年,华子把自己嫁了出去。

桃子长相一般,但也不缺介绍对象的,只是,桃子好像没那么着急。没事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呆在宿舍里,写写画画。

第一年,桃子在教育刊物上发了几篇文章,带的学生得了作文大赛的一等奖。

工作第三年,华子的儿子出生,往日美丽的华子一下子变了个样子,儿子占了重心,工作马马虎虎。

工作第三年,桃子与欣赏她的师兄结了婚,这一年,桃子被选为学科教研组长。

工作第十年,华子的儿子七岁,淘气又任性,华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儿子身上,她评上了中级职称。

工作第十年,桃子的儿子五岁,乖巧又懂事,她是当地最年轻的副校长。

3.

A和B的父母是同事,住在同一个家属院里,从小光着屁股一块长大。

一起放学,一起上学,一起上兴趣班,一起调戏女同学,又一同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A选择回到家乡小城,找了一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B选择留在了上学的城市,一个人讨生活。

毕业第一年,他们保持着热络的联系,彼此谈着人生理想和抱负。

毕业第二年,联系渐渐减少,A在父母的帮助下,在小城买了房。B的工资涨了一些,但依然连首付也付不起。

第三年,A买了车。B的工资又涨了一些,依然买不起房。

后来,除了春节的时候见个面,两人再也没有其他的联系。

A的生活过的稳定潇洒,有车有房,找了个同样工作稳定的媳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B依然漂泊,谈了个女朋友,两个人计划着共同买房还房贷。

最近一次见面,A已微微发福,小腹隆起,满面堆笑,谈着东家长李家短。B只觉得陌生,别人家的那些事,好像与他没有关系,他只想着还有一笔没谈完的业务,还有这个月要还的房贷,周末在另一个城市的培训还要不要去。

4.

当人生不如意时,我们经常觉得,世界是这么的不公平,他一出生就锦衣玉食,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就像《欢乐颂》中的曲筱绡,从不用为生计发愁,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而我们呢,努力十八年也不一定能跟他们坐在一起喝咖啡,努力的意义在哪里。

大多数人,抬着头看别人,看到的都是光鲜亮丽。低着头看自己,看到满脚的污迹斑斑。

看的到别人人前光鲜,看不见背后的挑灯夜战。只愿跟别人比条件,不愿多付出一点点。只愿与人比苦难,不愿比努力。

有些差别确实存在,比如起跑线不同。

假如起跑线相同呢,跑着跑着,就比出了先后,这个时候的借口是什么?不够聪明,不够幸运,没遇到合适的机会?

那些低头奔跑的人,从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怎样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人与人最大的不同,不是起跑线不同,而是跑着跑着,速度和耐力就变得不一样,笑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些耐力好的,一直坚持跑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