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塾教育随笔九
春天悄悄地来了。回国过春节期间正巧碰上故宫文创的新系列图书《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上架预售。在实体书店看了样书,觉得比以前入的几套关于节气的书无论在故事情节和插图绘画上都胜出一筹。所以,果断购入。回来以后,按照已经发生的节气日子,和孩子们一起把立春,雨水,惊蛰三本书学习了一遍。孩子们除了觉得故事生动有趣,对书中带的AR高科技也非常喜爱。每回读完故事,就要打开下载的应用去照一照,看一看立体的故宫建筑是个什么样。小应用里还带有动画说解。听着打雷声,看着小动物们一个个从地底下爬出来,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后来某天,打雷下雨,弟弟马上想到,小动物们要出来了。上一个节气是春分,弟弟自从在月历上看到“春分”两字后,就扳着手指算还有几天可以读春分的故事。儿童书能做到这个效果,堪称精品了吧。
春天万物苏醒。正是观察自然的好时节。因为回国,nature study中断了一段时间。去年冬天和孩子们一起去树林里找了蘑菇,苔藓类植物等等。大人,小孩都饶有兴趣。按照课程的安排,三月份第一周是观察春天鸟类的活动。春天到来预示着一些在冬天南迁的鸟儿渐渐回归了,回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巢。一般雄鸟先抢占地盘。等雌鸟回来后,她们会挑选占有优势地盘的雄鸟一起抚育幼鸟。英国的绿化环境好,春天的时候即使不在公园,住宅区也比较容易发现筑巢的鸟儿们。这次我们去了家附近的公园,在湖中央的大树上发现了好多鸟窝。春风荡漾,暖暖的太阳照在湖面上,树上的鸟儿飞来飞去,忙着筑巢,一片生机盎然,好不惬意。小朋友给鸟窝画了画,读了课程里关于鸟儿的英文诗,另观赏了梵高的静物写生画作“三个鸟窝”。
第二周的nature study 是 pond study。我们去了家附近的一个森林教学中心。水塘里青蛙已经产下了卵。好大一堆。另一边的水塘里,大大小小的青蛙们在悠闲地吐着泡泡。孩子们学习了青蛙与蟾蜍的不同点。
1,青蛙的卵是堆在一起的,而蟾蜍的是长条型。
2,青蛙身体狭长,而蟾蜍身体比较宽。
3,青蛙的皮肤光滑,湿润,而蟾蜍的皮肤比较干,并且高低不平。
4,青蛙无毒,蟾蜍的眼睛后面有毒腺。
5,青蛙的后腿比蟾蜍的长,所以可以跳得高,跳得远,而蟾蜍要么走路,要么只能短距离地跳一下。
课后回到家里,小朋友们仍旧念念不忘小蝌蚪。尤其是听妈妈讲了自己小时候养小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故事,更加跃跃欲试。可是上哪里去找青蛙卵呢?妈妈在谷歌上搜索了好久,也没个主意。突然,灵光一现,记起以前照看过小朋友的childminder曾经说带孩子们去附近喂鸭子。或许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因为在森林中心已经见过青蛙卵,妈妈很快发现了家附近小池塘里真的也有青蛙卵。上网查了一下,捕捉青蛙卵是合法的。所以,说干就干,立刻回家拿了网兜和瓶子。没想到,青蛙卵是粘粘的一大坨。妈妈小时候从路边摊买的小蝌蚪都已经老大个头。这回也是第一次捞青蛙卵。尝试了好几次,快要放弃了,终于捞到一小坨。那天晚上,正好下大雨。第二天给青蛙卵换了雨水。很快,小蝌蚪就从卵里面钻了出来。因为有了小蝌蚪,小朋友们把家里已经被遗忘了的关于小蝌蚪的英文,中文书找了出来,仔细阅读了一遍。期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那一天。
妈妈的故事讲完,爸爸和孩子们的经历又是如何呢?
还记得上周给大家讲的,姐姐听了《枭逢鸠》故事以后的反应吗?姐姐没有给出比较传统的“听人劝,吃饱饭。”方案——放弃迁徙而改变自己的叫声。而是提出是不是可以去找别的枭大家在一起兴趣相投就不会互相嫌弃了。
而其实那天还有另外一个有意思的问答可以分享给大家。体现出了两个不同年龄和性格的孩子对于事物的看法已经有了多么大的不同。
给出的情境是有一个人他的太太得了重病生命垂危。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当地有一位药剂师新研发了一种药可以治好她的病。这种药的成本是200元。售价是2000元。这位先生到处借钱却只筹到了1000元。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账。药剂师拒绝了。这位先生别无它法。只得半夜撬锁打开了药剂师库房的门偷走了药物。提出的问题是这位先生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同样的问题我们问了两个孩子。5岁的弟弟认定肯定不能偷。我们说亲人不吃药就会死。他犯难了感到没办法,但仍旧不认为可以偷。8岁的姐姐觉得偷与不偷都不好,但也觉得偷可以接受。
比较两个孩子给出的答案。弟弟比较懵懂。姐姐喜欢看历史书,思维已经比较复杂。在我们看来比较懵懂的那个,在这件事上却看法比较清明。而姐姐的思维有些大人的特点了。好像比较聪明,比较会分析问题。却在基本问题上把握不定了。
我们讲求“童蒙养正”。儒家要我们回到初心,回到那个初生的状态。很多问题其实没那么难判,而是生活的经历和各种干扰因素会让我们思考太多。
有了各种各样的场景之后我们就可能对原来是非清楚的状况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解释。而有可能忘却了我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很可能缺乏足够的信息。社会秩序和行事原则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共同价值规范的建立自然有它的原因。并非一切不能更改,而是不应该轻易地自以为是把行事的权利拿到了自己手中。比如可能在网络上有某些人的某些传闻。动辄有人使用“网络暴力”把当事人“人肉”出来曝光他的很多私人信息。这就是仿佛自己主持正义了却实则偏离了初心,对于是非对错的一些原则问题失去了参考的准则。反倒会做出不应该的事情来。5岁和8岁的孩子尚且有了这么大的区别。更大的孩子就更会有想法甚至于揣测大人的心意给出回答而非关注在事情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