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低工资”说起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武汉市出台政策,打算设置“大学生最低工资”,并且要让大学生能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未查原文,大意如此)。这两条都属于开倒车的行为,结果恐怕只能让政策制定者失望,尤其是第一条,会对武汉引进人才的战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设置大学生最低工资。这条政策的背景,我估计是,武汉高校众多,但是这么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很大部分外流出省了,对武汉很不利。为什么会外流呢?可能工资收入比较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设置最低工资很有必要。
咋一看,还挺有道理。但是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分析一个政策的效果,决不能一厢情愿,要看看政策的参与方都是怎么应对的才行。
首先看大学生。看起来这是有利于大学生的。设置了最低工资,那就杜绝了不良企业压榨毕业生的恶劣行为,起码生活有了保障。
但是,大学生的工资是谁支付的?企业。所以必须要研究企业的反应。政府规定了大学生的最低工资,如果企业招聘的都是水平很高的大学生,本来给他们的工资就比较高,至少肯定会高过最低工资,所以对于这种企业没什么影响;如果企业招聘的大学生素质都一般,开的工资也就高不到哪里去,搞不好还真有可能会低于即将出台的最低工资水平线。那么猜猜看,这种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什么?只有两种:第一,企业搬出武汉,这样不必遵守最低工资要求;第二,尽量不招收大学生,就算招收,也只要水平较高的。这样一来,受影响的反而是那些工资一般,素质也一般的大学生,而出台政策的初衷反而是要保护这些人的。
最低工资这条,早已受企业界诟病,不知道为什么武汉还要出台这样的烂政策。同样恶名昭著的还有:劳动法、保护童工等。
就拿最近沸沸扬扬的格斗贫困少年(大意如此)来说。键盘侠们纷纷指出,黑心商人招募贫困地区的少年做格斗训练来赚钱,是严重错误的,这些孩子们应该回老家上学。这就是典型的愚蠢的善良。孩子们早已做了选择:回家只能饿着肚子,更不可能上学;在格斗学校,还可以吃饱饭,学东西。商人仅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无意间做了最大的慈善,这比那些臆想的,有着各种义工的慈善好的多。
再说武汉出台政策的第二条,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这同样是蠢话。
这条政策的背景和第一条一样,想把大学生留下来(或者引入),但是房价太贵,成为障碍,因此,大学生如果可以低价买房,岂不解决了问题。
这也是不能达到的,或者就算达到了,付出的代价更大。
第一,大学生买房,就两种:二手房和新房。二手房交易完全是市场行为,如果你手上有套房要卖,市场价是100万。你卖给普通人,100万。卖给大学生,80万。你会怎么选?因此,大学生绝不可能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二手房。新房的价格政府可以控制(价格太高就不给备案),因此大学生买到便宜新房有可能。但是,开发商不是傻子,政府强迫卖低价,开发商的应对就是:①房价是降了,通过所谓的喝茶费之类的找回来;②喝茶费也不要收了,那么我的别的房子就更贵,或者干脆不进武汉市场了。因此,大学生少付的20%,开发商一定会通过别的方式收回来,并且由于增加了交易成本,收的更多。
第二,政府强行的把买房人分成大学生和非大学生,二者的购房成本相差20%,200万的房子差异40万,这是多么大的差异!可想而知,这个政策出台后,有多么大的套利空间!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一下子很值钱,会有很多人通过这样操作谋取利差,这是人之常情。而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都只能拜这条政策所赐。
所以说,如果今天这两个政策是政府正儿八经提出来的,并且准备大力实施的,那么武汉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