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营-明清7\25||胪朐河之战
朱棣登基后,非常重视边境的安全。在东北地区,他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当时,黑龙江南北、乌苏里江东西,含苦兀岛在内的大片地区,全是奴儿干都司的管辖范围。朱棣在此先后设了130多个卫所。其中西部设的哈密卫,联结着西域各国,将哈密建成了统治西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南方,朱棣出兵,打击了屡次骚扰明朝边境的安南国,使其暂时安分。可北方,蒙古有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方势力,时常威胁着明朝的安全。一开始,朱棣利用了“分则易治,合则易图”的策略,时而拉拢,时而打击的措施。但在永乐七年,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居然杀了朱棣派去的使者。后来,朱棣又派淇国公丘福领军北伐。丘福轻信敌人的谣言,导致全军覆灭。这让朱棣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便决定亲征。
次年,朱棣命太子在南京留守,让户部尚书夏原吉留下辅助皇长孙驻守北京。他则率领大军向北进发。
当年五月,大军过胪朐河。胪朐河河水清凉,让在沙漠地带赶路的战马兴奋。朱棣骑马站在土丘上,见战马见到清凉的河水,不由自主地都低下头饮水,甚至有些马还在仰头长哮。此时的原野上处处回荡着雄壮的马嘶声。朱棣看了也很高兴,给这何另取了“饮马河”一名。
朱棣率大军过了饮马河,扎营休息,并派出许多小队哨骑,打听本雅朱里的下落。其中一小队捉到了一名鞑靼兵,得知本雅失里已经闻风潜逃,现驻在斡里札河。斡里札河在饮马河北边约400里处,朱棣考虑到大军行军缓慢,怕敌人又向北逃窜,决定带一些轻骑兵和20天的干粮,自行带领这些人去追袭本雅朱里。
轻骑兵骑着快马,速度如风驰电掣般猛奔,终于在斡难河边追上了本雅朱里。本雅朱里见逃脱不掉,返身应战。鞑靼兵仓促应战,还没等列成阵势,已经被明军杀到眼前。朱棣率领骑兵前锋跑在最前面。他自己则拿着长矛,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中抗敌。本雅失里这方,见鞑靼兵抵挡不住,拨马便逃。鞑靼军跟着向北逃。朱棣长矛一挥,让军队一部分追击,一部分抢先拦截。
前方斡难河此时涨水,鞑靼兵和辎重等都被阻隔在河这边。本雅失里只带七骑,游过斡难河才捡回性命。鞑靼太师河鲁台带几万骑兵来救,晚了一步,回军途中被明军消灭。
朱棣大获全胜,返回饮马河营中,休息几天后班师。此时正值六月,漠北的夏天,朱棣早晚行军,中午休息。水不多时,他总让将士们先饮;吃饭也等将士们开饭了,他才肯动筷。大军人多时,缺少肉类,他也一起吃素。他与将士同甘共苦,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为了纪念这次的北征,朱棣命令属下在山顶山上刻碑,碑文内容是: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路过清流泉,又立一碑:于铄六师,用歼丑虏。山高水清,永彰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