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198天,9.11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2020-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98天

原文阅读:

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讲解:

颜渊喟然叹道:“老师之道,我越仰望它越显得崇高,我越钻研它越显得坚固。刚刚看它在我前面,转瞬之间又出现在我身后了。先生循着次第,一步步地诱导我,他是如何般地善教呀!他用文献学习让我更广博,又用礼来规范我的行为,我就是想停下来也不可能。让我充分发掘出自己的潜力,似乎已经能够立于某个高度,但是想要再前进一步,又不知道如何着手了。”

启发思考:

        本章记录颜子赞叹孔子之道既高且深。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大概也只有颜渊才能把孔子的人格学养之既平易又高深,既切实又玄妙的境界,描写得如此形象传神。同时可以看出,作为孔门最赞赏的弟子,正是因为颜渊跟随了夫子在求道的大路上已经走得很远,更加深深折服于夫子的人格思想与道德文章,才能够说出这样体验深刻的话。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之”字指孔子之道,亦指孔子其人,此乃颜渊日常心所向往而欲至者。其实,天下任何的知识、技艺、学问和思想,都有这个越钻越深、永无止境的问题。很多领域都是这样,门槛似乎很低,门外的人都自以为那东西他也会,但只有进了门,在门里的,才知道学无止境,深不可测。颜渊的感受非常深刻贴切,在学习中,总是会不断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以为自己已经要掌握了,到了那一步之后,发现后面还有!

        循循善诱,这是孔子的重要的教学法,前面已经学过几次了。循循,有次序貌。诱,引进义。孔子依据学习者的水平而循序渐进地引导而使其进步。“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又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循着学习者的问题,循着学习者本来就懂得的部分,一步步指引自己发现真理,自己得到进步。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是孔门教法的最大纲领。“博文”,是格物致知,是学习广博的知识,通达古今之事变,对天下的道理逐渐融会贯通,则渐生智慧,不会囿于浅陋之见。“约礼”,是克己复礼,是用礼来约束自己,礼是社会和自然的规律法则,要尊重规律、遵守规矩,不敢恃才傲物,做事能够戒慎恐惧。懂的越多,本事越大,越要心生敬畏,谨小慎微,因为我们只能做自己能做的那一小部分。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卓尔,峻绝义,所谓高山仰止望见之而力不能至。末,无也。夫子身影在前,颜渊亦步亦趋,登上一山,还有一山;钻进一层,又有一层。这学习的乐趣无穷无尽,令人不由得心往神驰,欲罢不能啊。老师把我的才能全都逼出来了,我也把我的浑身解数都尽情发挥了,然而又看见老师之道,在前方卓然而立,我想一步跟上去,却又找不到地方发力了!

        颜渊感叹啊,夫子之道,真是只可无限趋近,而不可企及啊。博文,博不过老师;约礼的修养功夫,跟老师差更远。关键是,老师还每天在学习进步,由于他的起步在前,智慧更深,接触层面更高,学习更勤,即便徒弟进步飞快,师生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在拉大,而不是缩小。

        我们阅读《论语》时,感觉孔子之道平易而近人,不过是在人性情之间,动容之际,饮食起居交接应酬之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常,出处去就辞受取舍,以至政事设施,礼乐文章等。但细细品味,方能感知在此平易近人之中,而自有其高深不可及处,别有一种不可测想推论之道,使人难以窥寻。

        以颜渊之贤之能,而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能有幸追随这样一位伟大的老师,颜渊如痴如醉。我们有幸看到颜渊对夫子的描述,能有些许感同身受,就已经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巨大动力和诸多乐趣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