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家巷的旧书店
在苏州市的纽家巷,有这样一家旧书店,门脸不大,约20平米左右,门匾上书:文学山房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亲笔所书。门口有一颗挺立的玉兰树,春天的时候,玉兰花朵朵盛开,尽显一片岁月静好的生机。
文学山房旧书店可以说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最老的民营旧书店,没有之一。由清光绪年间的江杏溪创办,经营至今己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书店一路走过清朝、北洋政府、民国政府和新中国人民政府,历经岁月沧桑,只卖古籍旧书,也修复古籍旧书。
书店现在的经营者,就是中国国宝级古籍修复大师,九十八岁高龄的江澄波老先生。
江老先生十六从父亲手中接过书店,成为旧书店第三代主人,至今已整整八十二年。在这八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习惯每天走路到店里上班,从不缺席,最多也就是春节休息两天。就算最困难的役情期间,老先生也依然坚持,一如既往的重复着自己的工作。
老先生说:“时代越不可测,越要树立好过自己生活的定力与勇气。”八十多年间,老先生熬过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也历经了解放战争的动荡与不安,就连三年役情的疯狂,也未能影响老先生半分的古籍修复热情。
他曾见证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一些文化名流经常来光顾他的旧书店,章太炎、叶圣陶、钱穆、郑振铎等等,都是旧书店的常客。也曾经历了一些糟蹋文化的黑暗岁月,亲眼见到许多古书经典被当众撕碎焚毁,让他痛心疾首。但这并没有消磨掉老先生的毅志,反而更增强了他对修复古书的热情。
有一天,江老先生在一个废品回收站里,意外的发现了珍贵的宋代古书,便偷偷的将其保存下来,最后无偿捐给了国家。在老先生的守护下,无数的古籍免于流失海外。如今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中的很多古籍的镇馆之宝,都是由江老先生捐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耐心传授古籍修复技艺。至今,中国大部分古旧书店的从业者,都是他的学生,有的还是他学生的学生,人们对他充满了爱。几乎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书友专程前去看望他,他也特别喜欢和书友们聊天。
虽然已是九十八岁高龄,可江澄波老先生记忆力还是超群,堪称古籍修复的活字典。经他收购修复的古籍,都被编号,有序的放在书架上。先生总希望人们带着好的古书来,也能在他这里带着?满意的古书去。他说:这些旧的古籍书就如同他的孩子,他要为自己的孩子找到满意的归宿。
没事的时候,江澄波老先生就安静的坐在旧书店里,看窗外的鸟儿们欢快觅食。记得有一年苏州大雪,江老先生发现窗外的很多鸟儿没有食吃,心生怜悯,随手在店外撒了些米粒给小鸟们吃。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撒他就坚持了二十多年。先生说这群鸟儿也是一个大家庭,也经历了好几代。之所以还坚持每天到店上班,这群鸟儿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因为先生放不下它们。这发自内心的善良,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今年,江澄波老先生出版了一本自传,书名就叫《书船长载江南月》,先生说自己就像一条载书送书的船,永远都无法离开书,就像船无法离开水,一天摸不到旧书心里就不踏实。在这间旧书店里,江先生亲自修复了三千多本古书,读这些书,就像自己也经历了三千多种人生。他会每天在店里坚守,直到生命的最后离开……
如果你经过苏州,经过纽家巷,那么请在那棵玉兰树下稍作停留,去看看江澄波老先生的旧书店,看江老先生如何修复古书,也看看在玉兰树下觅食的那群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