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桥
庐江县城东有一座古老的5孔青石桥,这便是史志记载的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的捧檄桥。此桥始建于汉代以前、古名临仙桥,后来之所以更名为捧檄桥,是因为著名孝子毛义曾在此演绎了一则捧檄归隐的故事。毛义、字少节、东汉末庐江人,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年少便以为他人放牧为生,箪食瓢饮,奉养其母。母病伺候汤药,曾割股疗疾。因孝行被乡里举为贤良,朝廷得知,送檄文赏封他为安阳县令为了安慰母亲,毛义迎至临仙桥喜接檄文。时隔不久,母亲病逝,朝廷派员前来看望,岂知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县令的檄文双手捧还,发愿为母守孝,不再为官。毛义行孝且不贪利禄,世人称道,便改临仙桥为捧檄桥,并刻碑石记之。
毛义葬母后,隐居县城东60里处一山洞,潜心读书。其洞广9尺、深3尺余,两头有门,内有石桌、石凳,洞中有诗壁。后人为纪念毛义,便称此山为毛公山,其读书的山洞叫毛公洞。明嘉靖五年(1526年),庐江知县周良会令人在毛公洞前山的山坡上修建毛公书院,请当时有名望的塾师教授“乡之俊秀”(该书院毁于明末战乱)。明万历年间,邑人又在捧檄桥西南地建毛公祠(清初又将该祠移建于县城城北,遗址尚存),春秋奉祀。当时,庐江县城如有谁家子女不孝,其街坊邻居便将他们带到毛公祠前,先讲上一段“毛公捧檄”的故事,再将他们领到捧微桥下,令他们喝一口桥下河里的水,使他们洗净灵魂,改非悟孝
捧檄桥后因年久失修,桥身毁环。清光绪三年(1877年),著名淮军将领吴长庆(庐江具沙溪乡人),捐资将此桥重修为5孔青石桥。桥身高夫雄伟,造型朴。正桥长46米,宽6.7米,中孔度6.3米,桥面两侧为石雕栏杆,并于桥头重树“棒微桥”碑石,碑之两侧刻楹联曰:“捧出真心归大隐;来强喜慰。”
捧檄桥至今保存完好。1987年,庐江具人民政府公布此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选自本人主编的《巢湖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