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权威的新认知
这个认知升级源自于刘润老师公众号最近的一篇推文,「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一种特别高级的力量」。就是感觉对领导、上下级关系、权威这些词儿,忽然有了全新的观察视角,让原本一些卡住的地方变得通畅了,我觉得也会让人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更有力量。
我一直是一个不善于与领导相处的下属,特别是大领导,主管层面因为离得比较近,感觉还适合以一种比较随性自然地方式相处,因为这是我自己比较舒适的方式。而大领导,我的「策略」基本就是有事儿说事儿,平时打了照面基本就点个头,或者两个字「领导」,最多三个字「领导早」。我过去常常反思,一个是性格使然,偏内向,与熟人才能放得开,另一个是想要逃避那种来自权威的压迫感。这显然是把权威和压迫感联系在了一起,我知道自己内心可能在长期的共事中,多少积累了一些对他们的意见,并不特别欣赏,但又因为上下级的关系,必须服从,可能是这种矛盾让我选择了目前的「策略」,因为我无法很好地处理这种冲突感。
刘润老师的文章其实是从作为一名领导的视角来阐述的,关于权威的重要性,如何树立更有价值的权威感,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让我分清了我所反感的,其实就是那类通过形式的压制而产生的权威,而通过影响力产生的权威,是会让人心升敬意并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的领导力的。
什么是形式的压制或通过影响力产生的权威呢?很容易理解,比如在与上级的交流中,在意见产生分歧或者彼此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的时候,上级如果持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也就是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告诉你,得以ta的意志为中心,或者不必过多解释,总之ta是领导。我认为长期以此树立威信的领导力是有破坏性的,因为沟通的桥梁质量有问题,下属逐渐被驯化成不需要独立思考能力的下属,对整个组织的战斗力是一种削弱,也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平时看起来风调雨顺,哪天忽然出个大bug,因为长期以来没有人愿意向领导谏言。
而通过影响力输出的权威感就不一样了,它来自于领导的个人能力、人格魅力等,在时间的复利效应下慢慢积累而来,下属会心甘情愿跟随这样的权威,因为在和这样的领导沟通和共事中,下属能够获得能量、获得成长,也就是它会给人赋能,这是与上面一种领导力截然不同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
有了这层认知之后,感觉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会对许多事有更清晰的分辨能力,行动也会更加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