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分为两类人,一类叫小岛人,另一类叫其他人
我叫火山,来自广东,我已经连续参加小岛两次了,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次写作,就已经在为我的第三次做好准备了,既然想学到东西,那就总得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我看到小岛身边有挺多同学是持续参与者,这也说明了小岛有每一人能学到的东西和美的成分在里面。对于我来小岛的目的和初衷,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那就从写作和演讲开始吧。
我不知道是在人类简史还是未来简史里面看到过,说人之所以一上台演讲就会心跳加快持续紧张,那是基于人类的原始基因所决定的。因为在原始社会,假如你突然被一大群眼睛盯上了并持续凝视着,那么说明你很大可能是已经在成为人家眼中的猎物,这时你身体里的基因为了延续生命,将无意识的给你脑部思维暗示一个强烈的观点,那就是:“跑、跑、跑,越快越好!”
看到这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变得坦然了许多,因为这说明你上台的紧张和不适感,是基于人类基因的选择和人类的本能,而非你的自卑或你跟别人有差距感所造成的,那些在台上牛哄哄的人,其实也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只要你愿意付出,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演讲高手,所以,今天,我来了,我就说说我来小岛这些时间的一些感悟吧。
首先,我是喜欢上小岛的,因为里面首先有美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其次是有才气,里面有多各个领域都有一定成绩的大咖分享,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做知识输出;还有就是,小岛这个平台里面有演讲、分享、刻意练习的基因,这些恰恰是我一直所欠缺的,并不是我不喜欢这些技能,而是我之前的舒适区把我养在了一个不需要靠这些技能谋生的从业者。
但随着时代的变更,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你渐渐会发现,你原先一些赖以生存的技能正逐渐在失效,就像群里发的那篇文章一样,《我们懂的东西连废铁都不是》,废铁还能卖几个钱,我们的旧知识能卖给谁?
对于这样的我,显得有很大程度的焦虑感,为什么焦虑,因为我现在的资产性收入还远远低于我的职业性收入,即使你现在看来收入还不错,但你无法保证你赖以生存的技能能够一直为你创造价值,所以我趁现在还有精力,我选择提前跳出舒适区,去尝试做一些原本我并不太擅长但未来会越来越被倚重的技能,比如写作、演讲、设计、创作,在人工智能时代,很多行业会被机器代替,但唯独人类的思维创造能力,演讲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是机器算法做不能代替的。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太快,如果自己不能调整发展方向,只能成为那部分被时代变革所淘汰的人,如果你不想的话……
想到这,那我首先应该先做点什么呢?既然安德斯.埃里克森 的《刻意练习》提到,几乎没有所谓的“天才”,所谓的“天才”都是靠“刻意练习”去优化和蜕变的,那自己又有什么是不能去尝试改变和升级的呢?唯一致命的就是你在整个生活状态中的舒适区不能自拔是最具摧毁性的,因为对未知的空间,对不擅长的蹩脚,是你迟迟不敢尝试的最根本原因。
So,对于我来说,对于大家来说就先从改变自己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你可以通过健身,让自己的身边变得更加的健壮一些,运动产生的雄性荷尔蒙能增加你的思维敏锐性和活力,让你变得不再浑浑噩噩,以至于与你在后续的创业持久战时,你有足够的体力和脑力支撑。但他付出的代价就是每天特别枯燥的重复动作,每个动作来6组,每组12次,到最后那种肌肉的酸痛感,都是在让你的舒适区极度受到挑战,我所理解的,就是“刻意练习”的做法,它远没有你在打游戏时来得里面及时反馈的快感,但它的半衰期要远比游戏要长得太多太多了。
演讲,不擅长,那就多站台表达;写作,不擅长,那就用“流畅写作法”大写特写一番再说,没有那么多沉重的负担,和严肃的仪式感,放下自身的包袱,干了再说。
演讲为何变得原来越重要呢?在这里我讲一个故事,在今年的5月份我参加了吴晓波书友会组织的腾格里大漠徒步之旅,在这场很有人生历练的徒步穿越沙漠中,我感悟颇深,即在随后的一天组织中,为了纪念你在大漠中的无束缚状态中,大家来了一场“诗意的裸奔”,但深受南方文化熏陶的偏向内敛的我,并没有放开束缚,去做一些打破常规的举动。其实,人在某些特定环境特定时刻,确实需要有打破常规思维的勇气和行动,这样的人其实更容易成事。因为你只有不被固有思维所绑架,你才有可能通过不断实践做出创新的东西,才能有滋养创造的土壤。因此,那次归来之后,我反思了自己,你所有的束缚,都源于你在自己的认知力上的局限性,才会认为不干这个不干那个,其实谁都没有天生就会干这个干那个,而是一些人是先定了一个愿景,然后不管自己能不能完成它,干了再说,即使过程很多需要解决的东西,但边走边学。
你自己不敢勇于尝试,那你身边又有多少人愿意在你身上尝试给你机会呢?所有的价值、人脉、资源,都是相互的,你能力匹配不了,认识再多牛人也是空谈。回归到小岛上来,我本来就是带着新尝试的目的来的,创意、设计、科技是三大人类创造主流,我跟随它的基因,就是一种新的逃离舒适区模式,对于一个敢于离开自己家乡1600多公里的创业者来说,尝试逃离舒适区,应该是能够驾驭得了的,所以,从写作上开始,我已经做出了改变的一小步了。
但并不是你个人改变了、进步了,就一定能做成什么。我观察了这两期的分享嘉宾,他们里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原先都在大公司大平台工作过,然后再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重用,一步一步走过来,累并快乐着,当然最终付出的汗水并没有白费,在这个过程所积累的资源、人脉和口碑,在最后不管是创业也好,工作晋升也罢,其实与身边优秀的导师一起是离不开的,在为自己和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所感悟的,是平台的重用性。选择比努力更重用,平台比能力更重用。
选择了大方向,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要比你呆在一个老传统埋头苦干要容易的多,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发展趋势是实实在在有差距化的,这些客观问题都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就能去弥补或改变什么。
其次是平台,我听了美佳佳同学两期的分享,我发现我们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就是其实我们的个人能力资质并不是特别过人,包括美佳佳的演讲,我能感受她在背后所下的死功夫和付出的努力,她通过不断逼自己一把,做出一些之前看似不太可能的技能,比如演讲、写作、画画的能力提升。
但我又从里面看到了我们之间的不同,即她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努力和提升,她身边的人是看得到的并有能力帮她一把的,只要她在某个节点完成质变,会吸引原本更优秀的合作伙伴愿意去投资她的事业,更多优质的资源可以等她去开发,牛人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引路人和切入口的作用,即她行业的大咖能够投资她,把她当成一个潜力股去产生利益共同体,当然了,她之所以能吸引到大咖,与她在行业间的努力和口碑是息息相关的,我永远认同,资本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东西了。
而回归到我自身上来,这么多年,一直是服务于不锈钢门厂等制造业加工行业的产品供应,但他们这两年确实很难熬,场地租金、人工成本、政府借贷、政府赋税、环保趋势等多种原因,对于他们的路子会越来越难,即使我们能生产出再牢固的产品,也改变不了这个行业的落寞(中国的房地产开发与木门配合为主,我们行业主要面向农村市场,农村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难容忍农民私自建房装修了),好比,我从你不认为BB机做错了什么,诺基亚生产更坚固耐摔的手机又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这个时代不需要这样的产品了,汽车没出来之前,客户只知道想要跑得更快的马,并不知道有汽车这样的产品。
所以,对于我来说,其实最欠缺的还是一个新资源的滋生,即你在老行业里做深耕时,你并没有好的机会和维度,可以去交集到在其它行业的资深专业度,包括人、平台。在这个高度+深度竞争的时代,作为一个新手,你再想着妄想以前的时代,只要敢冲就一定能成的思维已经过去了,因为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商品均不稀缺的时代,现在各个行业都在做深度开发需求,而非肤浅的物质缺乏时代,你只要进去了就能分一杯羹,以后这样的机会以后会越来越难。
我所预见的,是未来资源整合的时代,你要么有实力去投资另一个行业的专业人才,成为他们的股东一起组团干事业;要么,就是你成为人家那个行业里的学生,人家愿意当你的导师一样带你一起走,但里面你肯定是有需要人家所缺乏的东西,比如超强的学习能力、对做事的较真态度等优点。不然,你就像是行走在大峡谷里的狙击手,你总比早已占据在一个制高点的对手来说,要打赢的成功几率太小太小了。而这个制高点,我所总结的就是所在行业的平台、资源的积累,如果你想从底下想爬上去,那么有个行业内的人帮你做引导,即使后续拼的是你的体力,但也可以少走太多太多的弯路了。至于人家为何要给你地图,即使他手里本身就有很多份地图,那总得让人家有愿意帮你的闪光点去吸引他们,比如你的思维能力跟得上时代,你的创造能力在做基础,你的自我营销能力在发光,他们帮你就等于买入了一支潜力股,期待你后续的升值,实现共赢,这一切的前提下,就是你已经在某个方面是足够优秀的,比如写作、演讲、体力等。
我一直在做沉淀,去除浮躁,尝试调整努力的方向,只为在某一天的某个机遇下,我能跟更优秀的人产生交集,愿意投资我的人生轨迹,但凡你不要给我机会,你只要给我机会了,那我一定拼了命的抓住,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但凡你能错过的机会,都不属于是你的机会。
小岛这个平台,我可能相比其他人来说会更加的功利一些,但这有何妨,连石破老师和罗胖都一直在强调,要带着功利性去读书,读对自己目前来说最有用的书,即使功利心多些,只要是向上的,又有什么可耻的呢?
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就得逼自己一把,让更多的人去参与你点评你,你才能有得到有用的信息反馈和资源交集,所以,今天,我站出来,我用流畅写作法。
我叫火山,我来自广东,我是小岛人,我更愿意逼自己一把,完成更好的蜕变。
——《流畅写作法》有感
火山 2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