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读后感一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弓藏
孔子周游列国时听到小孩子唱了一支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于是沧浪之水成为无数人的精神家园。
故事从哪里开始,并不重要,故事从何时开始,就有了一定的份量。
八九十年,中国改革刚刚开始,社会加速进入市场经济,环境氛围大变样。
池大为,研究生毕业,到了厅里。官场文化属性和自己的读书人本性格格不入。
他从小以自己的父亲为模板,而他的父亲以孔子,屈原为模板。
读书人有高尚的情操,同世俗丑恶水火不容,坚持善良,不以功利去看人、看事。
于官场之上,成了幼稚的代名词。
他的女朋友跟他分了手,再后来,和他一块儿的同事升了主任,搬出了筒子楼。
这些他都有所触动,然而仍然安心做一个君子,直到后来他的孩子读不了最好的幼儿园,。
孩子烫伤后,无人问津,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陪着自己受罪,他的心里开始转变了。
一步步的,他变成了一开始最讨厌的人,博取了马厅长的信任,最后成了新的厅长。
思想
体现出两层
第一层,文人转变成一个会操作的政客,书里有大量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也是适应职场的。
第二层,中国改革开放,八九十年代的官场环境,描写的入木三分,人最终抗衡的更多的是某种制度,环境下特定的制度。
“大为我倒是佩服你,树活活一张皮,鸟活活一口食,人活就活那一口气!说句粗话,读书人要死卵朝天,仆着死卵都看不到。”
“就是要站在掌实权的那个人的角度考虑一切问题。”
内心的转变从来不容易,唯有历经世事磨练,自己一步步的去干掉过去的自己,才能塑造出新的自己。
怎么干掉过去的自己,官场和职场的思维文化如何建立,这里也有思维的方法。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都是深刻的阅读体验,和值得继续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