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没有了留下的理由
最近突然多了一种这样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个熟悉的地方想留下,想在一个熟悉的人身旁陪伴,却不知道也什么样的理由留下和陪伴。我个人而言,喜欢在自己姨妈家待着,但突然发现,随着弟弟年龄的增长,自己社会身份的变化,能够留下的理由越来越少!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的代价吧,在一个年龄段,以一种身份处理相对应的事情,容不得自己矫情,因为自己的生活要继续。珍惜好现在的身份,多留足自己喜欢而且不需要理由或理由正好的地方,用尽全身力气的感觉,好好待,好好享受。
小时候,会为了得到一块糖吃,就睡在地上撒泼打滚,不得到誓不罢休。喜欢走亲戚,因为在小时候的自己的眼中,在亲戚家不用干活,不用受管制,自己就是自由的小鸟,到处飞,还有免费可口的饭菜。玩累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吃饱了再疯玩,一个个良性循环。幼小的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一直就在亲戚家合不合适,自己要以什么样的理由留下。
岁月无情,一点不假。她不会因为你快乐而减慢前进的步伐,按照既定的轨迹不断向前,越长大越觉得她走得快。现在的自己,不会再无缘无故的跑到亲戚家里,必须是有一定的理由的。即使去了,也不会像小时候一般,说留下来就留下来,因为自己开始考虑留下来的理由了,没有了理由,留下是尴尬的,不是自己冷漠了,是现实给自己的感觉就是这样。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懵懂无知的孩童,由不得自己“大大咧咧”地睡在地上撒泼打滚。孩童时的撒泼打滚在别人眼中是可爱逗乐,现在的撒泼打滚是流氓无赖。
“往旁边去点,你越过了我们俩桌子中间的线了……”,为了一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流行的“三八线”闹的不可开交。中午抓紧时间冲到饭堂买饭扒拉几口,飞也似的冲出去,不为回教室认真学习,只为了抓紧时间与三五球友在下午上课之前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夜晚躺在寝室床上,即使很困也不愿睡觉,听着音乐,和室友们有一句没一句的天南海北,娱乐八卦地聊着。都不知道怎么睡着的,第二天醒来才意识到原来昨天晚上自己睡着了,唯一没睡的就是耳边忘关的音乐声。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真的就是各奔了东西,即使还在一座城市,但是觉得彼此间的联系纽带好像有点散了,找不到再在一起疯狂打闹,胡吹海侃的理由了。一条大路分两头,在岔路口分别后,各自行走在自己的路途,渐行渐远,不会再有绕回起初分岔口理由。再次有交集时,微微一笑或大大拥抱,也就仅此而已了。
留在记忆中的是回不去的昨天,充满变数的是未知的明天,能够把握的是自己确实存在的今天。不是找不到回去的借口或留下的理由,而是那确实只是过去,不再属于现在的自己。自动启动ps中的羽化功能,打磨自己的记忆,模糊掉昨天经历的锋利的刺痛自己的棱角,留下的是圆滑的充满诗意的美好,是自己期望的样子。幻想着明天的自己会有无数种样子,有意无意中都是潜意识中自己喜欢或期望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同样是有点虚无缥缈的。生命的轨迹超出于现代民法的调整范围,她是自然规律。你不能因为对自己的昨天不满意就要求对她行使恢复原状请求权。亦不可能对明天的自己具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能做好的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把握住当下,享受今天的时光,不留遗憾,即使未来回望,回不去了也不会痛哭流涕,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