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真的没有白走的路

2021-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泠风思语

转眼坚持步行已经快十年的时间了。

回顾前半生,除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少儿时期在老家农村的环境中常常步行外(那时候的人基本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主要出行方式,时代环境使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二零一二年以前,我都是少动多静,缺乏活动锻炼。

那时候,我就像一个灵魂在沉睡的人,没有生命的觉悟,极其被动地承受着体弱的生活,竟然没有想过可以主动改变。

我终于在四十岁左右开始醒来。尤其在女儿上小学后,我更是有意识地通过日常出行来改善身体状况。

因为不想承担过多消费主义导致的城市压力,所以我选择了在省城边上消费水平偏低的郊区定居,日常足迹涉及的活动区域也就十分有限。除了去市区要乘坐公交车之外,平时在小镇上我都是能步行就不骑车。

在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前,我们告别了租房时光,搬到了离小学较远的地方,更是增加了步行的空间。从此,除了中午因接送女儿上下学时间相对紧张要骑自行车外,早上和下午我都是带着女儿步行上下学。一开始,从我家到学校匀速前进需要半小时的时间,后来就变成了只需要二十二分钟。

女儿小学毕业后,按照家庭住址所划学区直升对口的公办普通初中,虽然貌似直线距离近些,但因为是坡度较大的路走起来比原先上小学时走的平路要费力气。不过有两条路可供选择:走小路相对近一点,而走大道要比走小路至少多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走来走去,现在发现走大道的话和原先上小学时需要的时间差不多。

多数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初中生家长或开私家车或骑电动车,毕竟坡度大的路实在不适合骑自行车——上坡时太累,下坡时危险。

我们还是选择了步行的方式,即使因雨雪天气坡路上水流成河也是坚持步行。直到女儿上了九年级后她爸买了车,才偶尔用车在早上送送她,让女儿体验一下坐私家车上学的感觉。

转眼搬家就要满七年半了,原先总在善意提醒我应该骑车接送孩子的街坊邻居已经对我在以车代步的时代坚持步行的做法见怪不怪,习惯了我的另类做法后不再说我什么。

只是自去年起,有一个本是陌生的人在见到我跟他熟悉的一个街坊打招呼后,就觉得他也有义务跟我打招呼了。只要遇见他,他就多半会不厌其烦地说:“买个车吧,走着多累。”我都会回答:“锻炼身体。”如此对话次数多了,以至于我感到厌倦,都想避开他,实在不明白这位热心人何以这么执着地劝我放弃步行,大概他觉得我很傻吧。

许多对我并不真正了解的人都觉得我既笨又傻,其实我笨是笨些,却不傻。

有时候我是个实用主义者。关于步行,我的想法不过是如果能利用接送孩子上下学和就近购物的机会坚持步行锻炼,就不用再拿出专门外出锻炼身体的时间,可谓一举两得,且很有效率。

如今的我即使两手各提十斤左右的东西也能走两三里地不觉多费力,如果两手各提五斤左右的东西就是走个三五里路也没问题。有时我还会故意提着东西多走路,如此一来,不仅锻炼脚力,而且锻炼臂力。

就这样在我年近半百的时候,反而比我年轻的时候更有力气,再也不像既弱不禁风又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当一个人经过活动锻炼增强了体质的时候,精神状态会随之强健。

于是很感慨为什么自己以前没有如此积极的生命意识。无需体育器材,不用花钱进健身馆,只是坚持日常走路就可以让身心状态改善,多么简单。

有研究称长期步行并且步速快的人容易长寿。对此我很赞同,因为已经年过八旬的我老妈就证明了这一点,由于曾经在村里做过团支部书记和妇女主任,我妈年轻时经常长途跋涉去开会,再远的路也往往要步行,加上要跟着男干部走路,她的步速很快,在老妈八十岁以前比她小三十多岁的我都跟不上她的步伐。

我以前步速很慢,现在被青春飞扬期的女儿带出了较快的步速,而今快慢随心,不再费劲,还顺道减肥,在今年体重明显呈现下降趋势,由2016年以来的冬天毛体重高达一百五十四五斤降到了今冬的一百三十五斤左右。

想想平时把时间浪费在了走路上,却不会浪费在医院里,我觉得很幸福。真是没有白走的路——长期坚持步行,既利于身心健康,又节省了不少钱。何乐而不为呢?

高英写于2021年12月15日,十一月十二,周三辰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