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知道,一个姑娘安全长大需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前言: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命运里会发生什么,但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改变了一生。

一
我十一岁那年,梨子姐姐十四岁,听说我们是远亲,从外祖母口中得知,她是远亲的孩子。
因为我们从小几家亲人住在附近的村子,逢年过节孩子们也就聚在一起疯狂的玩耍,也就是这个时候认识她。
梨子姐姐有2个漂亮的酒窝让我印象深刻,圆圆的脸蛋儿,棱角分明的五官,浓眉大眼,嘴唇有些丰满,灵动的眼睛忽闪忽闪,最爱看她笑起来的模样,让人心里暖暖的,我就像个跟屁虫一样,屁颠屁颠跟着她。
我们这一群孩子在一起追逐打闹,梨子像一位大姐大,时不时出来维护秩序,我们也愿意追随,那时的我觉得梨子真漂亮。假期总是让人难忘,但也是很快就结束了。
我们这些孩子跟随父母,回到各自城市,又开始上学读书。但梨子不会离开,因为她就在当地小学读书。
第二年,梨子姐上初中了,当时学校需要住校上晚自习。反正家住的不远,她的父母后来决定让她家学校2头跑。其实真实情况,就是没有钱交住宿费用。梨子姐是家里老大,又懂事,也主动愿意跑校。
学校丽家不到二里地,晚上9:40下晚自习,梨子姐也准时回家,村子里星星点点的也有些灯光。
二
夏天的时候,姥姥告诉我,梨子姐出事了。
梨子姐每天要经过的那条路也算村里的大路,骑着自行车,月光下也算亮趟,路两旁过了小桥也算也有几户人家,左边有个无水河渠,旁边长着高大挺拔的枣树,右边是庄户人家的地,种的葵花,玉米,都有近一人高,偶尔从枣树和地里窜出小猫,小狗,树梢上噗簌簌飞出几只鸟,惊的人也是一身冷汗。
梨子姐上学晚自习后这是主要回家的路。
三
南村靠马路的一户人家,住着从外地来的六子和老母。
六子三十有六,听说是媳妇跑了,也不知一直是光棍,六子不务正业,不爱干地里的活,游手好闲,经常往外跑,隔一段时间住在家里好长时间,也不怎么和村子里人来往,村里人对他家背景少之又少,村里人也厚道,也不过多问询。
六子经常在外溜达,或许是夜里睡不着,或许总是夜里外出,房子又靠近大路,对马路来往也比较关注。
持续一段时间,六子发现梨子总晚上骑个自行车,从公社下来村子,他也就是知道是念书下晚自习往家走哩。
听人说,六子那天喝了酒,人不清醒,六子就在自己院子里乘凉,一会儿站在马路上,或许想起独自夜行的女娃了,他就起身站在路对面的树影儿里,一般人不注意也看不见。
四
梨子姐像往常一样,骑车往回走,也没注意路旁有人,就径直往前骑,突然走到枣树那里,黑暗里有个人窜出来,也没看清楚是谁,梨子姐吓得正要喊,六子一把捂住她的嘴,威胁她不要出声,不然就掐死她。
梨子没敢出声,再说年龄还是小,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吓的发不出声,也任凭他拉扯自己,枣树后是很大一片被树围起来的庄稼地。
不知道梨子怎么回家的,也不知道当时走了多久,才回到不太远的家。
对于梨子姐反常的晚归,梨子姐父母也是简单的问了几句。
第二天,父母又忙地里的农活,梨子姐照常上学,家里人也没有发觉梨子姐有什么不对,梨子姐因为害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并没有和父母沟通过,家里最多听到的就是父母的争吵,所以她也害怕父母因为自己吵架。
这事以后,生活还是继续,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孩子毕竟是孩子,吃点好吃的,和同学玩,上课学习,农村孩子性并不普及,根本不理解自己会发生什么状况。
过了不多日,六子害怕出事就外出了,很长时间村里人也没见。
五
六个月以后……
姥姥说,梨子姐看起来胖了,哪里胖的都不明显,就是肚子鼓圆圆的,对于这一点,家里人都没有注意,只有班主任发现了异常。
梨子姐的班主任是女老师,也有小孩,梨子姐虽然瘦小,不注意也看不出来,但班主任常常和学生在一起,有些还是能够看的出来。
梨子姐常常课堂上,恍恍惚惚,易瞌睡,这些班主任老师都看在眼里,看梨子姐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班主任也不敢往那方面想,就给家长通知,让梨子姐的妈妈带孩子去检查身体,看看孩子肚子是不是长什么东西了。
梨子姐知道她身体异常,但她很害怕,就一直哭,不去医院,最终父母硬拉着她做了检查,医院出了诊断结果。
“怀孕6个多月”
这一消息如惊天霹雳,梨子姐的妈妈当场大哭,她实在不敢相信,这对于农村人来说,会羞死人。
回家后,一直为姑娘是什么情况,是不是在学校早恋?梨子姐记得侵犯男人威胁的话,一直不敢说,最后还是说出了真相,但由于惊吓,早都忘记了对方的长相。万般无奈,梨子姐父母选择了报警。
警察来调查,梨子姐就讲了全部经过。
梨子姐肚子都很明显,学校是不能去了,但由于需要查案,前后又经过2个月,转眼都8个月了。
14岁未满,她还那么小。
六
六子逃了,逃在外地。
警察还是锁定六子为犯罪嫌疑人,抓捕还在进行中,但梨子姐去医院做了引产。
梨子姐退学了,六子被抓判刑,14年。
七
后来的梨子姐出去打工,认识了前夫,前夫很爱她,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农村人终究不能承受闲言碎语,丈夫听了她的经历,和她离了婚。
梨子姐拼命争取儿子的抚养权,成为了单亲妈妈,婚姻没了,好歹还有儿子,也是安慰。
村子里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在墙角歇凉:
“把娃害了,可怜的女娃,书都不能念了”;
“那男人该死,做这伤天害理的事儿”
“娃可怜,娘,老子没早点发现”
“伤风败俗,这村子还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
(备注: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文中名字均为化名)莎琳娜,新媒体人(cl2229358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