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肖沫晔

最近35岁中年危机的话题很火。五四青年节之后,后浪话题也冲上热搜。很多人感到困惑也觉得不平,在职场辛辛苦苦许多年,为什么轻易就被替代掉了?说好的经验呢?资历呢?

像两年前那位36岁的高速公路收费员。收费站被撤销,她向人哭诉自己一直都只会收费,收费站没有了自己该何去何从。其时,对此事评论很多。很多人都明白,在职场里要想不被轻易裁员或边缘化,不能只是把一天重复无数遍,要把职场当做修炼场,一日胜一日的进步很重要,逐渐让自己不可替代很重要。

怎么样才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呢?

我们说,职场就是交换场,用能力满足职业所需,换的自己想要的报酬。个体能付出的价值越高,满足企业的需求越多,被替代的可能性就越低。

那首先,得做到“不易被替代”,也就是尽可能做到自身能力充分满足职业所需。有个小工具“能力三核”可以辅助分析。

一个岗位所需或者一个人具备的能力,分为三类,分别是知识、技能和才干。

知识是指一个人懂得的东西,它无法迁移,多通过专门的学习才能获得。比如通过学校的课程、培训班、辅导班、自学等方式习得,多用名词来陈述,比如医学、机械工程等。

技能指的是一个人能操作和完成的事情,可以从工作生活的其他方面迁移。它能够与知识组合变成职业能力,多用动词来阐述,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通过练习具备软件编程能力。

才干是一个人身上所具备的个性品质和内在内在特征,有时候容易被理解为天赋,但多是通过长期习得的。它在生活工作的各种领域都会无意识的使用,多用形容词来陈述,比如亲和、幽默、有责任感的……它对于职业的最终成就会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单一的才干很难被识别,需要在具体的知识技能的应用之中体现出来。

那么与之对应的,某一个岗位也会对从业者的知识、技能和才干有所要求,比如软件工程师,需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会写代码,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当然,众所周知,这个岗位需要能吃苦、有创意……从上图中看,左边是个人具备的能力,右边是岗位需要的能力,那么两者对比,中间部分就是个人需要提升的能力了,以便能更好满足岗位需求。这能帮助我们至少不会被轻易替代。

接下来,重要的是“不可被替代”,这就需要从适合,变成优秀,乃至卓越。本质在于,是否有核心优势能力了。

家里有位弟弟,在南方一家公司业务部门,担任海外大客户部经理。据说当年入职不久,上司极度欣赏,一路关照提拔,当然本人也非常能干,三年左右就提升为经理。今年有幸跟他交流,了解到他最被欣赏的地方:上司在销售行业打拼很多年,对国内的销售“潜规则”运用十分熟练,可进军海外市场时,国内那套用人情往来的办法行不通了,倒是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不用人情社会那一套,跟人用“契约精神"谈业务,拓展海外市场一路顺畅,拿下好几个海外大单。你看,这就是不可替代性。他的一项能力成为团队/领导的重要补充,也就在特定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能力优势。

核心优势能力该怎么挖掘和培养呢?

用能力四象限图,找出当前自己的优势能力,结合岗位需要,挖掘1-2项核心优势能力,不断提升、提升、再提升。让它们亮眼到无人可以忽略,别人难以超越,那就是”不可被替代“的时刻了。

现在再来回头看看,为避免有一天真的出现“中年危机”,是不是需要先满足岗位要求,再不断提升,给自己贴上某一方面优势能力标签,逐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局面。

啥?怎么梳理和挖掘?还有好用工具,来咨询,我与你一同探讨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