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的心得
先习惯,在深入;
不要小瞧开始,把开始的状态变成习惯就已经很厉害了。
(写文章,读经,思维导图,复盘,业务学习,每个20分钟就够了)
理观-> 道理上明白 ->事修(行动中做到)->觉受(心理,身体)上产生真实受益
学会保护自己的内心;杜绝热恼浸入;
违背清静自性的想法,行为一概不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修行?),打坐能够增加自己的定力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
想到那本书:《静心:狂喜的艺术》,心能够静下来,就是接近本源,就是修道?(另一层,这是第一步,可以看见的有相的静,先培养觉受,而后要学会起用,随时入静,最后没有出入,时 时都在定中)
想到另一个概念:元认知能力,打坐,入定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这是一种感知,生起的能力,不是靠思维得来的。
要想高效,清晰的思维,需要先停止思维,清除脑子里的垃圾,停止妄念纷飞的混沌状态。
每日思考的重心:—学会提好的问题。。。。。
“ 我解决了别人的什么问题? 满足了他人的什么需求?”
“我自己有哪些进步?”
专注,而且是主动的全神贯注,这是一切刻意练习的核心,是训练元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
有为法的根基:“主动,专注,积极,乐观”。 (主动首先是要做得了自己的主,不是随波逐流,专注也是主动的专注,不是被动的看小说,电影,玩游戏等等)
好的法就是断恶修善的武器 。
好的习惯就是在不断的种善因,结善缘。
要种善种子,还要不断的浇水,施肥,才能结出好的果实。
习惯是源自过去的推动力,空性智慧是未来的推动力,要不断的加强这两方面的力量,空性落实在修行做事上便是扫除习气(去除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因为凡夫习气重,所以累积习惯是更易操作的事项。
扫除习气,不断的把“我”给去除,不断的与法趋近,与法融入,所以说成就者叫“法身”大士。
” 快速和高质量是可以同时达成的“ —>专注,极致,行动
让自己的心不断的与空性,佛菩萨相应,就能找到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心净则佛土净”,所谓看待世界的方式变了,其实是自己的心被修正了,与空性接近,相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