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显现大乘(三)

2018-12-05  本文已影响95人  mgsjty

      《佛说无量寿经》直解
        第四课  显现大乘(三)
          妙果寺达照法师 直解
          二0一八年十二月二日
        “未曾慢恣,愍伤众生”。这个菩萨这些德行,在大乘的见性的菩萨当中都是可以做到的,他不曾有傲慢,不曾有犯恣意,“慢”跟“恣”是一样的、道理一样的。“恣”就是恣意,就是自己好像很了不起,这个放纵自己、放恣自己;那“慢”呢也是傲慢,就是菩萨没有傲慢,没有看不起哪个众生,他看到整个大千世界的一切尘土与佛无二无别。
        这个天台宗讲“无情有佛性”。我们大家都以为我们人有佛性,天台宗说这个杯子,这个山河大地一切万法都有佛性的。为什么都是有佛性?因为佛性清净法身是遍一切处的,既然是遍一切处,那么上面这些都不离本性。那事实上,我们现在能够理解的就是:这个变成物质的相,只是它震动频率低了,就停留在这里、变成一个相;如果它频率高了以后,上升为知识、精神,再上升为你的智慧,你就看一切万法本性都是空的。“空”跟“有”是不二的,所以《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以,菩萨真正明白色空不二的道理的时候,绝对不会对哪个众生产生傲慢,同时他会“愍伤众生”。“愍伤”,这个“伤”不是伤害,这是伤感,“愍”是悲悯,看到众生这么苦、在颠倒轮回中不停地制造麻烦,又悲悯又伤感。就看到众生、这个《无量寿经》后面还讲“哀哉可伤”,就是看到众生非常悲哀,感到自己内心感同己受,就众生的苦他能感受得到。
        当然,我们一般的人看到别人的苦、内心想到苦的时候,你心里有苦的感觉。菩萨看到众生的苦、内心也想到苦,但是他并不是我们的那个苦,这个苦就有点类似哀而不怨、哀而不伤,就是看上去他是很伤感,是有大悲的,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是没有受伤的,反过来成为他度众生的力量。如果你看到众生有苦,你去帮助众生,你就很有力量;如果你觉得那个众生都那么可恶,他那么坏活该,你救度众生你就没力量了,你就不想度他了,让他受点果报算了。但是你如果想到他不应该这么受苦,而是应该超越这个痛苦、不要伤害别人,你对他的伤感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敬畏。这众生都能跟佛等同,所以这“愍伤众生”。
        “如是之法,一切具足。”也就是慧解脱,这个福德的资粮、智慧的资粮、慈悲的资粮,菩萨福慧双修,还有这个悲智双运,这一切法都能够圆满具足,所以“一切具足”。
        那么“菩萨经典”是“究畅要妙,名称普至,道御十方”。“菩萨经典”也就是大乘经典。就大乘经典所讲的道理是究竟圆满,“畅”就是通达、畅达、流畅。这大乘佛法所讲的道理,无论世间还是出世间,它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是究竟、圆满、通畅、无碍。
“要”就是精要、非常精华,而不是像世间的很多的学问、文章,写一本书写得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可能讲一个小道理,讲个小道理、学会学不会你都是差不多的。那么这种就是世间的很多学问,它对你的生命有时候是一种娱乐性质的,像小说,很多小说、你看无数本小说,人估计也不会变有智慧,当然可能会变得更聪明、更圆滑有可能,但是,你说变得很有智慧,那就不好说。当然,如果像读《维摩经》这种,有人说《维摩经》是佛教最好的文学作品,就看上去也像是小说,也像是文学作品,但实际上它背后所指的是有义理的。那么大乘的经典,都是有它重要的义理在里面,所以“究畅要妙”,非常重要,抓住的都是要点,而且非常的微妙,这个“妙”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
        就我们读经看上去好像懂了,实际上可能还没懂;我们用自己的脑筋想想想懂了,实际上最后还是没想懂。就像那个《心经》260个字,看过很多人的注解,有人从这个文学的角度去注解的,有人还从哲学的,有人还从建筑学的角度去解释的。说《心经》讲的居然是一个建筑学,大家听起来就很奇怪。为什么是建筑学呢?因为它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个建筑学的房子就是“色”,那房子与房子之间的那个空就是“空”,所以,你那个房子盖起来,如果每个房子都是密密麻麻盖在一起,连门口道路也没有、院子也没有,那房子没法看。所以,那个空间的设计,比你那个房子的那个“色”的设计更加的重要,同等的重要,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么解释的你看!你说这没道理吗?那有道理啊,人家建筑学的读《心经》,他领悟的是他建筑学的道理。
        很多人只以为把这个东西摆好就好看了,其实这个东西也要看你摆在哪里才好看。你说全摆在仓库里面有什么好看呢,是吧!都堆在那里面。摆到一个非常高贵的台座上,诶,它就显得漂亮了。所以人有时候也是一样,你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就显示出你的价值;如果你没有很好的平台呢,你可能就是被埋藏的黄金一样,人家也感觉不到你有多宝贵。
        我们大家的心性都跟佛一样,但是,我们被自己的生活琐碎的事情、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你也显示不出佛的庄严来了。当你已经无所求无所得、自在无碍的时候,诶,觉得你这个人很了不起!所以人与人之间相处,我觉得最好最好是不要有太多的经济来往,尤其像我们这个末法时代,你太多的经济来往了以后,连朋友也没有了。那没有经济来往,我们大家都是道友,在一起还好说一点。
        实际上就说,当你内心能够自在的时候,这个空间跟你内在的拥有的东西要留一定的余地。人与人之间都是一样的,情感上也不能什么都填得太满,填太满就会死掉了,没空间、没有呼吸了。修行也是一样,你今天很精进用功,明天也要放松放松,不能一口气只是在那里用功,那用功用用用,最后用死掉了,用死掉了就是只会用功了,不会休息了。这个时候他以为就抓住这个用功死死不放,结果用功那个法本来是“药”,“药”你吃到差不多,药就可以停掉了,结果你觉得是好药就拼命吃吃吃,那个病治好了,你又吃出另外的病来了。本来在红尘当中是很痛苦的,因为修行修行,结果修行也很痛苦了,这很麻烦,所以要有空间。
        所以大乘佛法是“究畅要妙,名称普至”。这个”名称”就是外在的这个名声,让别人称赞,包括这个大乘佛经,包括菩萨的这样一个名称,包括像文殊、普贤这些一个名字他都能够到一切处。这样,文殊菩萨就代表智慧;普贤是行为、实践、愿行,地藏王菩萨心地宝藏,观世音菩萨观自音声。就这一切普萨的名称包括他的声望,都是普遍地到十方世界,到哪里去都能够说得通,所以“道御十方”。菩萨的这个“道”;“御”就是降服,就是这个调御。十方所有的道理,在大乘的明心见性的这个心性上面、或者说在大乘中道的佛性上面,都是被驾驭的、都会驾驭的,就没有一个法能够超越这个心性之法,离心性之外别无一法。所以,古德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你如果没有认识到最根本的这个法,你学来学去还是皮毛的,没有太大的利益,所以要回光返照,认识自己,“道御十方”。(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