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武侠江湖

011战国英雄传之孙膑战庞涓

2023-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清净无量

我们用了十篇内容,走完了《资治通鉴》的第1卷,可以说是胜利在望了,因为后面就只剩下293卷了。现在让我们借用陶渊明的一句词来开启《资治通鉴》的第2卷。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喜微。”

孙膑其人

《史记》说孙膑是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的后人,两个人生活的时代相隔100多年。孙膑不姓孙,也不叫膑。他姓姬,和周天子同姓,身体里流着蓝血,“孙”是根据姓氏分化原则分出来的氏。“膑”是说他受过膑刑,是个瘸子,用现代话说,孙膑的意思就是孙瘸子,谁会给自己的儿子取这样的名字呢?这是典型的外号取代了学名。

鬼谷其人

《资治通鉴》说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一起学习兵法,但是任何可靠的史料中都没有提到他们的老师是谁?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鬼谷子。我非常愿意相信他们的老师就是鬼谷子,因为鬼谷子隐居的云梦山,就在我们河南,距我所在的城市安阳不到100公里路程。先不管这个说法是真是假,一听“鬼谷子”这个名号就自带有神秘、谋略、智慧的天然属性,鬼谷先生虽然隐居云梦,但是他却教出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这些个响当当的战国人物,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鬼谷子》,教人“纵横捭阖”“揣情摩意”,这些打法虽然被所谓的正人君子所不齿,但是在道教系统中,鬼谷先生位列仙班,逐步被民间所神化。

孙武和孙膑

虽然《史记》中说孙武和孙膑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个人,但是历朝历代对此记载并不认可,一直没有定论,可以说孙武和孙膑是不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不是同一部书?是一个千古之谜。直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其中既有《孙子兵法》又有《孙膑兵法》才彻底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人不是同一个人,书也不是同一部书。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好像它能解决一切疑难杂症。只要你学会了,不管是在战场、商场还是职场都能立于不败之地。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当然不能否定《孙子兵法》的价值之大。这部书主要是从战略层面来论述战争理论,成书不晚于公元前512年,但是在仅仅57年后的智瑶水攻晋阳时,其中的打法就已经超越了《孙子兵法》的思想范畴。其后的战国时代,《孙子兵法》更是不断被突破,被颠覆。当然不能说孙武不伟大,一个人再伟大,他的著作再高深,也无法超越作者生活的时代对思想认知的束缚。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孙子兵法,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那个还算“讲礼”的春秋时代。

周礼

当时的礼仪分五大类别,分别是吉礼、凶礼、宾礼、嘉礼和军礼。以前打仗是贵族的事,老百姓是没资格打仗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根本就不懂“礼”。仗不能乱打,必须讲军礼。即使是欺负人,也要优雅地欺负人。比如,军不伐丧。就是说大军准备讨伐某国,大军开到,对方国君死了,正在办丧事,仗就不能打了。主帅不必请示国君,可以直接收兵,等到人家丧事办完再接着打。这就礼,一切行为都是有规矩的,打仗也一样,都是要讲原则的,所以,孙武生活的时代不大可能发展出什么三十六计之类的想法,因为时代不允许。

《孙膑兵法》

到了孙膑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了,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可以用了,仗打得越来越没有底线了。所以这一时代的兵法更注重战术层面,讲的是计谋。

田忌赛马不是博弈论

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就是用我的下等马对你的上等马,用我的上等马对你的中等马,用我的中等马对你的下等马,最后三局两胜,我赢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别人就想不到吗?难道别人都傻吗?当然不是。因为孙膑教给田忌的是,是要学会在别人还守规矩的时候你先破坏规矩,否则等别人都不守规矩的时候,你就捞不到啥好处了。所以说,田忌赛马不是博弈论。史料记载过于简略,我们不知道孙膑当时和田忌的对话内容,但是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博弈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如果孙膑这样给田忌说:“田将军,我给你的策略不能保证赢,但是能保证不至于输得最惨,因为我们的策略别人也可能想得到,如果我们不用别人用,我们就会被别人占便宜,如果我们和别人都用我们最起码不吃亏,如果我们用别人不用我们就能占便宜,所以我们必须用。”这段话有点绕,你不用认真去读,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囚徒困境”。当然,孙膑肯定还没有发展出成熟的博弈论思想,但是欺诈、偷袭、不要脸的手段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简言之,博弈论是阳谋,孙膑兵法是阴谋。

围魏不救赵

《资治通鉴》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使田忌救赵。首先,交代了孙膑的出身。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和庞涓一起学兵法,后又被同学迫害受了膑刑,逃到齐国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咨询用兵之道后,被尊为师。田忌准备引兵救赵,孙膑给田忌讲了两个道理“批捣虚”和“形格势禁”。亢是脖子,批捣虚就是攻击他的要害且薄弱部位,对方只能自救,利用形势制造障碍,危机自然解除。现在魏国攻打赵国,精兵都在外,国内必定空虚,将军不如引兵大梁,魏军一定回援老巢,邯郸之围自解。田忌虽然听了孙膑的计策,但是邯郸还是投降了。魏国军队回师途中,与齐军战于桂陵,魏师大败。结果就是,赵国败了,魏国也败了,齐国赢了。

“围魏”是不假,救不救赵就不一定了。这就是战国时代的特点,救你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对我有利。

禽庞涓

12年的后,魏国又和赵国搞到了一起,派庞涓攻打韩国。韩国也来向齐国求救。

这次《资治通鉴》说的很明白。齐威王召集群臣讨论,讨论的内容不是怎么救,而是救还是不救,早救还是晚救?没有人会关心别人的死活,都是在计算自己的利益得失。这次,孙膑还是利用了“批捣虚”和“形格势禁”的手段,大败魏军,这次没有再手下留情,直接把老同学庞涓给整死了,而孙瘸子一下子名扬天下。这一战,孙膑用了减灶诱敌的计策,诱骗庞涓轻敌,孙膑在庞涓必经之路设伏,射杀庞涓。所以庞涓死前大骂孙膑曰:“遂成竖子之名!”。

孙膑后话

田忌后来被邹忌陷害,被迫叛逃,孙膑跟随田忌一起逃往楚国,过起了田园生活,《孙膑兵法》大概就是这段时间写成的。这里不再赘述。《熊逸讲透资治通鉴》中,孙膑这个人物跨越了50讲的篇幅,我在这里仅用区区2000多字,肯定是无法达到熊逸先生讲透的程度,但是没关系,我只想让读者在读历史的时候能多一个心眼儿,能从一个人物身上读出不同的侧面,不要被一家之言所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