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这样嘛读书技能学习

你的精力需要管理

2016-10-21  本文已影响4408人  子诺不离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1:小赵是一位好学上进的职场新人,每天,他都会精心制定当天的工作清单和学习任务,中午也不休息,晚上还经常加班或学习到深夜。周末的时候,也不闲着,经常参加各种培训或在职学习。几年下来,小赵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水平有明显下降,每当下午时分,就开始犯困乏力,工作和学习效率不高,心中很是焦虑。

案例2:大罗是一位业务骨干,家庭也幸福美满,可有段时间他总是向朋友抱怨自己的工作环境,说新来的老板对他的工作总不满意,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大罗觉得,如果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工作不被老板认可,还有什么理由和必要付出心血呢?慢慢地,他的工作热情开始消退,不再全情投入,工作表现也大打折扣,他自己感觉被边缘化,心情越来越糟。

案例3:安迪是个女汉子,信奉“办法总比困难多”,看重“责任、健康、家庭”等价值观。这段时间,她先生一直在咳嗽,安迪心里很牵挂,就经常劝他把烟戒一戒。有天她上班很累回到家里,看到先生葛优躺沙发上,边抽烟边看电视,间或还有几声咳嗽,就忍不住地抱怨先生消极懒惰不爱惜身体,先生被她叨叨得大为光火,两人开始吵架……

上述案例中的类似情景,也许你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你可能会问:上述三个案例有何共同之处?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三个案例中的人物都存在着精力管理不当的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所谓精力,就是指精神和体力。而在美国学者吉姆·洛尔(Jim Loehr)和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看来,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方面,它们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由他俩合著的《精力管理》一书告诉我们: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健康、快乐的关键。

《精力管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如何做到全情投入,第二部分讲精力的四个来源,第三部分讲精力管理训练系统。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实训和解决方案,解答了许多人在生活和职场中遭遇的精力管理问题。只要你用心去读,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想结合上述3个案例,谈谈我读完该书后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与你分享。

�1.遵循生命的节奏,把握好超越极限与定期休整的平衡

潮涨潮落,四季更替,日升日落,这是自然本身存在的规律脉动。作为自然的产物,人类也有着内在的节奏,这都是自然所为,由基因决定。但是,身处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停地忙着和时间赛跑,似乎忘记了我们生命本身的节奏,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的精力储备可以随用随取,忘记了我们其实精力有限,需要休息恢复和再生。

就像案例1中的小赵,总以为自己年轻,可以不断地索取精力储备,但其实,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精力的恢复和再生能力赶不上你的需求时,你就会感觉自己的精力一天不如一天。

有的人会说,既然精力使用过度有害,那么就少使用一些精力吧。但研究和事实表明,精力使用不足与使用过度一样有害,只有超越极限消耗精力并有效恢复,我们才能在各方面成长。

相信许多人都曾体验过长跑、登山时那种超出极限的不适感,许多人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退缩,但也有一些人会挑战极限,实际上,一旦你过了这个关口,不适感就会消失。只要恢复得当,过段时间,我们的极限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体能训练方面的经验,也同样适用于情感、思维、意志方面的训练。能力拓展的关键在于,既要超出日常的极限,又要定期休整恢复,两者兼备才能成长。无论是压力还是痛苦,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2.了解最深层的自己和最珍视的东西,让你的深层价值取向驱动你的人生

因为我们精力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人生目标进行聚焦,依照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分配精力,专注于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

以下是《精力管理》提供的深层价值取向清单,供你参考。

深层价值取向清单:真实,幸福,平衡,和谐,承诺,健康,热情,诚实,关怀他人,幽默,勇气,正直,创造力,善良,共情,知识,卓越,忠诚,公平,开放,信念,恒心,家庭,尊重他人,自由,责任心,友谊,安全,慷慨,平静,真诚,服务他人。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下案例2中大罗的问题,他的问题主要在于将自己的价值完全交给外人评判。因为感觉老板不喜欢他,大罗就开始对工作三心二意,不再全情投入。但如果当他注意力转向内心,挖掘深层价值观,发现自己最看重的是卓越和忠诚,他就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心情渐渐好转。事实上,他的老板只是有些完美主义,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而大罗则有点不拘小节,有时工作不够到位。后来大罗注意反省自己,及时改进自己的不足,最终获得了老板的赏识。

所以,人在职场,虽然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忍受严苛的老板和高压的工作环境,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仍然可以带着自信力量和尊严作出正确的选择,不被愤怒、怨恨和不安的情绪困扰。

3.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帮助自己持续改变成为想要成为的样子

仪式习惯,指的是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精力和规范行为,就像刷牙、吃饭那样,不需思考和自律,就能自动进行,以尽量减少对思维精力和意志精力的消耗,把这些精力节省下来,用在其他更需要的方面。

在建立仪式习惯的时候,有三点需要注意:

(1)建立仪式习惯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防止一下子改变过多而导致精力跟不上而失败。比方说,你以前是个夜猫子,每晚不到12点不休息,现在想建立早起早睡的习惯,要求自己6点起床10点休息,那你最好不要一下子提早2小时起床,因为你的生物钟可能一下子调整不过来,以致你每天起床就得与内心作挣扎斗争,万一哪天你毅力不够,就很容易放弃。你可以先要求自己提早1小时甚至半小时起床,几个星期以后,再调整到更早一些时间起床。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用30-60天的时间,让身体逐渐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2)建立仪式习惯时,应尽可能将时间、地点、行为精准化和具体化,这样你在行动时不用考虑太多,照着计划做就是了。比如案例1中的小赵是个久坐不动的人,现在他感觉自己的体能精力在下降,于是下决心开始锻炼身体,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下的习惯仪式:上下班分别步行15分钟,上午10:30和下午3:30各做一次工间操,周末登山或步行2小时。一段时间以后,他感觉自己的体能精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每天进行行为自查,及时记录进展,检视自己个人预想与实际行为的差距。案例3中的安迪在与先生争吵后感觉很痛苦,因为她的内心是想表达对先生的关心和爱意,但她的表现却让先生感觉在数落他。安迪发现自己爱抱怨,脾气急躁,精力不济的时候更容易发火,特别是对至亲的人。她觉得,自己的行为与她内心的价值观不相吻合,没有展现出自己想要展现的样子。所以她从健身、养心等方面建立了自己的仪式习惯,并且每天检查打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中她变成了一个温和、知性的女子。安迪的先生也受“健康、家庭”等内心深层次价值的驱动,主动戒了烟,并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晚饭后两人经常一起散步、看书、练字,生活终于慢慢地过成了内心想要的模样。

子诺不离读书随感,喜欢就请点赞关注吧,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做朋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