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跟宝玉更为合拍
黛玉跟宝玉更为合拍
第六十三回中,宝玉收到妙玉的生日祝福,想要回贴时,却不知道怎么写才能与妙玉贴子上的“槛外人”相对应,于是想找人商量。
这时,宝玉想的是:“若问宝钗去,她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平常的时候,宝玉想要商量事情的时候,当然想到的是黛玉,可是,此时,他怎么会先想到跟宝钗商量?只是因为怕宝钗批评,才最后决定去问黛玉的。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其一,在宝玉的心里,觉得妙玉跟黛玉并不是太亲近,不如宝钗跟妙玉的关系好。这样的感觉,应该是在第四十一回中宝黛钗三人去妙玉那里品茶形成的印象,在那一回中,黛玉问了妙玉一句:“这也是旧年的雨水?”被妙玉冷笑着称为俗人,黛玉虽然不好分辩,却也没有多说多坐,很快就拉着宝钗走了,而宝钗,自始至终一句话表达观点的话也没有说,似乎跟妙玉之间就没有过节。宝玉此时想去问宝钗,可能是觉得宝钗或许可以出个主意,不辜负妙玉的美意,也可能只是不想在黛玉面前提起她不喜欢的人。
其二,妙玉对宝玉的那一点喜欢,以及宝玉对妙玉的敬重,黛玉是知道的,所以,在第五十回中,李纨让宝玉去妙玉那里讨红梅花,当她要派人跟着时,黛玉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虽然黛玉对宝玉和妙玉之间的交往并没有表示反感,但是,在黛玉面前,宝玉还是不想表现出跟其他女孩子的亲近,这也是对黛玉的一种尊重。
然而,最终还是决定去问黛玉,是因为怕宝钗批评。宝玉在这一件事上的小心思,也代表了他在其他事情上的思维过程:有些事情,宝钗本来是可以有好主意的,只是,当宝钗老觉得自己思想正统时,就免不了要批评要劝导宝玉,这是宝玉以及所有的年轻人都不会喜欢的;而黛玉并不以思想正统作为唯一的标准,相反,她的审美和诗作,在很多时候都讲究风流别致,这一点,恰与宝玉的观念一致。
以公平心来论,宝钗和黛玉都十分优秀,若凭才华和相貌,谁都可以配得起宝玉,只是,在观念或精神上,黛玉跟宝玉更为合拍。这种合拍,是先天的性情与后天的环境生成的,谁也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得了。
宝钗的优点是正,无论言语还是行动,都让人无可挑剔,然而,这也恰恰是宝玉不会选择她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优点同时就是缺点,长处即是短处。
所以,世间有很多人无论怎样都要坚持自己的特点。而另一些人,在为了别人改变了很多之后,却发现喜欢自己和不喜欢自己的人数基本没有变化,原来不喜欢的,现在喜欢了,原来喜欢的,再不喜欢了。
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不值得,关键是,自己在面对那些改变和交换时,是不是坦然,是不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