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意象·意蕴——杨涪林中国人物画艺术品鉴

2019-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艺王府

杨涪林,1951年11月生于四川射洪,作品署名韧者、墨斗、稳石斋主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北京李可染画院特聘画家,四川美院前应用美术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四川美院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人物画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美协荣誉理事,重庆市中国画学会理事,重庆画院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重庆九龙坡区文联副主席、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市民盟画院副院长,重庆渝州画院副院长。

收获 90X50cm 1992

中国画作品入选第八届、第九届(两展区两件作品同时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首届中国画展览、第三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览,首届中国写意画展览,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等十六次国家级、全国性美展。应邀参加“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全国书画名家提名展、中国画名家四条屏作品展、“彩云南”——美术作品展、中国画名家中堂作品展、“翰墨载道”中国人物画邀请展览、“传神.写心”中国人物画名家工作室系列展览等重要展览。

获大三峡中国画展一等奖、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纪念延讲六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获第二届、第四届重庆市文艺专项奖、第七届重庆市艺术奖,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选区选送作品优秀奖、重庆市中国画学会第一届学术展学术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美术奖(首次设立)等奖项。

吸泉图 170X95cm 1993

名家评论:  

杨涪林的画路很宽,把握画面的能力也很强。大,可以驰骋于重大题材的巨幅之中;小,则尽精微而出神。从技巧上看他兼具工写,或工或写,真可谓是左右逢源、相得益彰。杨涪林的工笔画处理得轻松,画面生动,避免某些工笔画家常有的板结刻的痼疾。杨涪林的写意画,其画面空灵洒脱更具意象性和抒情性,所产生的“意境”深邃含蓄。

播绿云间 80X80cm 1993年

他以为画工笔画,处理画面的办法多,可塑性强,可稳步达到预期的效果。他曾说过水墨画要大开大合,笔墨酣畅淋漓,即所谓胸有浩然之气。他的画无论工写,既追求笔墨精到,又显示出狂放中的严谨。他常提倡要有贯通书法艺术的笔墨力度美,即书卷气。他觉得,要尽兴过瘾,方可尽显画家的激情与才华。工笔与写意,层层演进,姿意纵横,张弛有度,各取所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穿插自如,游刃有余,天地不可谓不大矣。

依依家园 161X161cm 1999

画家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提取绘画的元素和人物的特质。他热爱生活与自然,与芸芸众生鼻息相通,其画作品性平和敦厚,明快含蓄,让人初看耳目一新,久观则其味无穷。《依依家园》用细腻的手法,描绘生于斯长于斯的山民,辛勤的汗水洒在脚下的热土,画面油然而生出一股怀旧之情,其情融融。......在作品《汲泉图》里,被淡化了的岩石成为画面的留白,进而衬托出人物和泉水,使画面单纯而宁静。背负着水桶的人们呼唤着依偎着汲泉,淌过山涧,村民似音符般地铺排在象五线谱的水波纹线条上,淳朴的性灵与清澈的流泉融为一体,画家把既象一曲轻音乐又像一首抒情诗的美妙感觉用画笔描绘得淋漓尽致.....   

2003  杨涪林中国画展览序言

钱来忠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美术馆馆长

国色 163X163cm 2009

如果说,在那曾经政治挂帅的漫长的岁月中,劳动的题材也带上了过多的政治性质的话,那么,在今天,对劳动的表现则可以有另一种意味。对于作为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基础的劳动的表现,亦如对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另一方式爱情的表现一样,无疑具有某种无限与永恒的性质。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性特征,而人类本身也是在劳动中得以进化生成。

何香凝宋庆龄柏林相会 180X180cm 2018

如果说,对爱情的传达,艺术家的热情容易偏向一种自发的本能的性质的话,那么,对劳动的表现,这种甚至比之爱情更具人类生存的本质性与基础性的主题,则需要更多的哲理与观念的思考。这或许是劳动主题在今日式微的主要原因。但作为人类生活如此特殊重要的一个领域,却受到当今中国艺术界整体性的忽视,这实在是一大遗憾。作为艺术家的杨涪林凭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凭着自己对劳动民众的感情,凭着“反映当代生活,揭示时代本质”的坚定信念,至今仍执着于这块宝贵的重要领地。杨涪林人物画创作的价值,无疑也就在其中了。

装船 124X170cm 2004

艺术家的价值就在于坚持:坚持自己的体验,坚持自己的个性,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创造。在潮流汹汹艺术多元的今天,这种坚持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杨涪林对自己写实性的主题人物画的坚持,对自己劳动主题领地的坚持,无疑是其走向成功的坚实保证。

林木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腊月 124X170cm 2007

 作为中国画人物画家来说,坚实的造型能力和丰厚的生活积淀是其艺术创作的立足点,然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杨涪林绘画感人所在除了在于他对中国画艺术的独特认识、感悟,以及绘画技法层面的娴熟把控以外;更在于他对出现、发生在身边眼前的人和事充满感情的关注与发现。我们看见,在他的画中经常出现一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凡人小事,而往往正是这些人世间平素的一情一景所蕴含的温馨、和谐、惬意乃至幽默打动观者,由使情愫生发,引起共鸣。当然,画中恣肆的笔墨、有意味的形象,以及似乎并非刻意的画面构成,亦是其艺术的感染力所在;而画家处事低调,待人中肯,心性豁达,与其不事张扬的艺术风貌与内敛平和的文化品格一脉相承,更彰显出一种艺术的难能可贵的亲和力!

凌承纬 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四月的澜沧江畔 250X200cm 2012

  杨涪林的人物画,结构紧凑、线条简洁、色彩明快。善于运用以小见大、以实见真的表现手法,选取小人物、小题材作为表现对象,通过大场景、大场面来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用朴实、诚实来展现真实和真情,将个人的内心独特的感受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进行表达和转述。

近年来,在人物画创作上风头正劲杨涪林开始有意识地把较多的笔墨投向了少数民族人物画,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全新的开掘和探索。

版纳的阳光 136X68cm 2015

因为有了多年人物画创作的功底和积累,杨涪林的少数民族人物画一开始就起点甚高、出手不凡……主要选取西藏、云南的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场景大多选材愉悦的劳动生产和欢乐的节日喜庆场面。与其它少数民族人物画家不同的是,杨涪林的作品更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生活场景的再现,他特别善于将鲜明铿锵有力的人物造型、样式独特色彩绚丽的服装、变化多端的动作形态等融为一体,赋予他们新的含义和寓意。在表现手法上,既继续传统、又不照搬经验,既注重创新、又不游离根本。

杨矿 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 重庆市文联党组成员、 副主席 

晨妆 136X68cm 2015

  杨涪林深信生活自身就有着充满活力的精神高度,而不是所谓的人为的拔高。在创作《赶摆日记》、《四月的澜沧江畔》等作品中,这种生活优先的创作原则显露得淋漓尽致。观看杨涪林的这一系列作品,很容易让观看者置身其中,同时体验画面呈现的精彩场面。画面上的人物,特别是傣族女性生活中显现出来的生命之花鲜艳夺目,充满勃勃生机。

七彩云霞 136X68cm 2018

杨涪林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这些人物形象给观众一种湿润感、一种与水流相依的流动感,因而总给人有一种生命之花常开,艺术之树常青的感受。杨涪林画面上呈现的现实生活场景不是原封不动的照相复制和随便搬运,而是经由画家对现实生活的情怀熔铸,让现实生活自身的精神高度与画家对现实生活不变的情怀交相辉映,共同呈现。这是其一,还有更加令人着迷的地方就是,我们咋一看杨涪林的作品,他创作的画面其实并没有太多现实生活的空间场景,相反他作品中的人物头像往往密不透风,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却充满了生气。怎样才能做到呢?这种现实主义的生活诗性场景又是怎样获得的,艺术之谜似乎正在于此,这也正是观者始终需要探秘的地方。有关这一点,笔者对杨涪林的人物画创作曾做过深度的思考和探秘,结果始终集中在其作品人物的情态形象中。这是杨涪林人物画创作的秘密所在。

守望高原 136X68cm 2015

他画笔描绘的人物形象展开的不仅仅是某个人物的个体肖像,也不是某些惯常生活形态的表面空间,而是人物形象的情态里展现出生活中的场景,凝聚着现实生活永不褪色的真谛和梦想般的诗性力量。

邱正伦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五月荔枝正熟 136X68cm  2015

  杨涪林展示了以意笔改造工笔的人物画成就。其题材涉及古代人物、近代人物和当代少数民族人物。如传统人物画一样,这些作品多无背景交待,但统统构成了情景性画面----有时用道具辅助,有时全靠构图和人物造型。然而,它们留给观众的最深印象,莫过于笔法的多姿和酣畅。尽管人物生动,布白生风,但再没有哪个因素比笔法更有统一画面的声望。方其逸笔草草,造型、结构,动态宛然俱在,淋漓地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奕奕才情。                    

吴永强  艺术批评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彩云间 136X68cm 2017

众所周知画类里“画人”最难,稍有不慎便弄个欲哭落笑,想怒则愁失之千里,神错情乱的歧义,微妙精确处颇见功底。杨画弃少数民族造像脂粉般标配的雷同和唯美的媚软,而自信满满在眉眼嘴线细处夸张行笔,并气横胆肥地施以黄彩蜡色,力图以此形象和颜色象征着某种天地间,阳光下、风雨中的粗糙,让观者见到这种自然简单的剌刮与砥砺,感到人生平凡的执着与纯真,这些人不会为城里社会变革、科技进步、美国大选、中国会议而揪心鴰噪,仅在落地生根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卯足体力和下足精力,为此,更进步的是他极力让这些全然自己世界的人情绪显出自然而然的寡淡和平实,并将神情赋予一种祥和泰平的文化意义。无疑,此,高宽深厚广透目标之关键是审美的精准与准确,虽难之又难,且高致远,需持之一恒终身不怠,不可半点含糊,故,涪林半辈子的执拗要义已得,亦斐然有成。

费新碑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阵风袭来 136X68cm 2018

杨涪林的人物国画横跨工笔与写意两大领域,且在各领域均已形成属于楊氏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个性。工笔画多取材劳动者田间地头的劳作埸景,让人感动的是涪林通过对劳动者形体适度的夸张变形传达出他们内在的精气神魂与力度感!人物劳作背景的线条的意象处理营造出一种浓烈的诗意般的抒情氛围!《汲泉图》,《播绿云间》《收获》等作品中的的线条色彩完全是画家主观精神恣意放纵的意象性的线条和色彩!是一幅看似熟悉但却走不进去的精神领地!它淡化了劳动的艰辛而呈现出劳动者心境的愉悦甜美!为此也构成楊涪林工笔画与众不同的审美境界!适度夸张人物外形,笔墨线条洗炼奔放,强调形神处理关系是楊涪林写意人物画的明显特征。无论是群体劳动的埸面还是以女性为主的少数民族题材涪林都能刻划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造型!《装船》《腊月》中的人物形象个个形态各异生动叫绝!少数民族题材多以异域风清的女性为主,个个画得自由欢快,青春洋溢,美不胜收!可以认定的是楊涪林在工笔与写意人物画的两大领域均已进入“纵心而不逾规矩,妄行而不逾大方”的自由王国境界!

陈美渝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教授 理论教研室主任

傣风徐来 136X68cm 2017

很多当代艺术家痴迷于刻画后现代境遇中人的存在碎片化、空洞化、虚无化的镜像,他们竭尽自己的创意,去摆弄各种各样的装置,或者塑造一些梦境般飘忽变形的“魅影”,人物的形象符号化为晃悠的身影、苍白的面容、呆滞的表情,对它们的欣赏是付诸幻觉的,所谓的审美意蕴也无非就是揭示了远离了土地、不再仰望天空的现代人,在这个世界上荒诞、无聊、空虚的形而上的生存感受,因此本质上其实是审丑的。

锅庄舞  136X68cm  2018

杨涪林的人物画并没有赶这样的“新潮”,因为他真切地感知到我们置身其中的这片土地,不仅有后现代的支离破碎和光怪陆离,更有着前现代或者说超越了一切生活表象的稳重和笃定。拂去所有花哨的浮尘,人终究还是生活在土地上,天空下。因为在土地上,我们劳作,我们收获,我们繁衍;因为在天空下,我们有信仰,我们有情怀,我们得到安详。如果说杨涪林的人物画有主题的话,那么他最关切的其实就是这么两个维度:离土地最近的人,离天空最近的人。

吴志翔  浙江大学硕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教育信息报副主编、副编审

东坡 136X68cm 2017 张船山先生造像 68X45cm 2016 策杖徐行邀友 68X68cm 2014 太白醉酒 68X68cm 2014 依石观鱼 68X68cm 2015 山鬼 96X90cm 2015 芳情雀艳 68X68cm 2018 独步高原 136X68cm 2019 花影春光 68X68cm 2019
长袖善舞 68X68cm 201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