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学习

考证传奇,“咦~你也是啊”

2017-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邢姑娘

此处考证,真真切切,就是说的“考证书”。

应该每个人的大学,都会经历一个考证浪潮硝烟四起,众人群起而攻克之的阶段,就算自己没去报考,周围也必有这样的前瞻者,“反正没什么事,证,有总比没有好。”

第一个进入大家(指非英语专业的普罗大众)视野的应该是英语四级,以及传说中的英语六级,每个人都在前辈们的感慨中惴惴不安进入考场,“四级为什么不能安排在刚进学校时考啊,至少高考英语还没忘啊...”,“六级不要太恐怖,完全听不懂说什么,第一次去,就当作是熟悉热身吧,别指望了”。不过现在重新看,语言技能这种事,总是嫌少不嫌多,工作已有三载,虽然实际场景中使用并不太多,能阅读翻译即可,仍能感受到此证的裨益。这是语言的童子功。

第二个,怕应该是计算机二级证,当初没有去考,着实因为太不喜欢编程(仅限那个时候,而今已然知道这东西竟是如此魔力),其实如果你不从事IT行业,大抵,也无太多实际效益。再往后的,就并非是大众款证书。

那个时候的考证,算是经过前辈们宣导,觉得有备无患的举动,而深入去纠察原因,大抵是因为那是没有明确方向,不知道以后做什么,所以不如各方面都来一耙子。工作阶段的考证,大多是冲着“资格”两字而去,也有两种原因,一个是计划明确,为下一步筹谋,在行业进阶的深度里,想要扎下去学习,难度比学校大,人心比学校浮,考证有一定约束力,再说了,既然总是要学的,不如顺便考个证咯;第二种,和大学阶段相出不二,“反正周末闲来无事”,“我也不知道下一步想干嘛,大家都在考,那我也一起吧”,诸如此类。

这些零零总总的原因且不说吧,“计划考”和“真的考”是存在很大区别的。近来让人很感兴趣的是大学群里建的CPA考证群,陆陆续续还有校友加入,却未见有过一丝动静,也许是要近周末才会相约图书馆?静待这一波小小考证热的结局。

考证虽只是一纸文字,可以是实在的技能凭证,一块响亮的敲门砖,自己也因为工作的更换而接连在考证上赴汤蹈火(考试的前一天),可天下之证何其多,还有多少你想去考的,你听说过几次就计划去考的?

漫漫长路,资格证,且用作一块垫脚石,这比满地铺石头,要好得多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