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的身心需求》听课笔记

2018-09-18  本文已影响102人  凤凰爱番茄

《孩子在幼儿园的身心需求》听课笔记

【1】3岁的孩子物权意识萌发,有很强烈的占有欲。物权意识关系到一个人自主意识的发展。而界线感也是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出来的。

【2】0-3岁之前,妈妈和孩子的那一份陪伴和沟通的品质会直接构成孩子的安全感。

【3】跟孩子强调他的东西是属于他的。这是会帮助孩子构建他的物权意识。尊重到孩子的自私,物权,孩子才会发展出无私的品质。(家长希望孩子去分享究竟是为了孩子能拥有这样一份美好的品质还是希望自己被别人认可?)

【4】分离焦虑3岁,如果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构建的非常好,他就有力量走出妈妈的身边,融入到外面的集体里面去的。

【5】有些孩子刚刚去幼儿园,一直哭闹。家长骂也不行,打也不行。这时候其实是孩子的内在安全感不够才会这样不安。所以我们要从源头来改善,源头是妈妈。

【6】妈妈要反思,自己平时面对孩子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够不够稳定,够不够有安全感,还是说妈妈自己也整体患得患失。这时候妈妈就要成长自己了。

【7】大人如果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怎么能有安全感呢?所以我们要给自己内在聚焦。真正的安全感是我的心灵是不是够富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好坏对错"超越掉。心灵之所以不够富足就是因为我们活进了好坏对错里,总是害怕犯错,害怕被别人如何评价,使生命匮乏,失去活力,被无力感束缚。其实超越了好坏对错,那么我们就只是简单地去体验每一个体验就好了。仿佛包容了黑夜和白天,包容人性的阴暗与光明,发展出一个新的意识:不惧怕成功也不惧怕失败,当国王和当乞丐都OK,这样的人生会变得宽广。

【8】当发展出这样一个强大的我时,再看待孩子时的感受也随之不同,你对孩子的成长也会变得非常从容宽容,不会再焦虑。而是会带着对孩子的一份欣赏一份爱去陪伴孩子成长。

【9】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受到父母的伤害的特点就是家长给到孩子的爱太多了。打扰到孩子用自己的体验去学习成长。比如喂饭,其实就是家长自己停不下来,自己包容不了孩子吃饭慢,吃饭少 吃饭弄太脏,于是自己包办。

【10】冲突孩子在幼儿园里面的抢东西和打架等冲突。其实只要不是很严重的冲突,一般都冲突,我们都可以不去参与其中。孩子和孩子之间的打架是不会留下什么问题来的 但是家长和家长的干预就会制造出问题来。

【11】孩子之间的打架其实是通过身体释放心理创伤的过程。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打着打着又一起玩了。

【12】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他的体验是没有批判的,没有好坏对错的。所以孩子无畏无惧,这样才会发展出孩子自由的心智。家长这时候如果参与进来评价你对我错或者你坏我好等等,会之间给到孩子内在一些限制。也会让小朋友内在有创伤感,对地方的感情也会影响。

【13】兴趣班与其给孩子报兴趣班不如带孩子多去兴趣班多走走。学习兴趣班,成人的意识会不断强加个孩子 孩子天性的部分被表达的就少了。事实上最好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孩子童年的时候是需要被充分感受她的感观的。比如感受风 看白云,看地上的蚂蚁等等,这些对孩子而言说非常精彩的。建议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不妨多带孩子去不同的城市,多去乡下,去山里,河边,原生态的地方。你不需要讲任何东西 孩子自己的感观会自然会吸收大自然的滋养的。

【14】比如应老师的孩子小树6个月,但是去过很多地方,甚至去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地方。在老师的认知里面,女儿是我的女儿也是这个世界的女儿,就应该带女儿去环游世界。

【15】幼儿园过渡小学真正的自由是在规则之下的自由。不要破坏孩子的自律。如果孩子的自律被父母毁了,那么孩子就变成他律。比如起床要叫 做事拖拉。幼儿园的小朋友蛮听话的,这时候如果家长懂得立好规则,并且家长自己遵守规则,以身作则,孩子很容易看家长的做法跟着家长一起构建起自己的规则的。孩子做到后 及时嘉许欣赏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变成一个稳定的结构。还可以利用工具,比如闹钟帮孩子使用工具来建立习惯。习惯就来之于行为的重复再重复。

【16】不要把我们的孩子托管給机器:手机,电脑,电视。幼儿园的孩子非常喜欢听儿歌讲故事,检查一下是谁讲故事唱儿歌給孩子。这一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跟父母肢体的接触。如果这个阶段你偷懒,可能过两年你的孩子会迷恋上网络世界。比如多给孩子拥抱、做按摩,帮助孩子建立他们的存在感。

【17】孩子犯错的时候,记住不要惩罚,越是要爱。比如在公众场合孩子大吵大闹,父母来到孩子身边温柔地抱住孩子 把手指放在孩子的嘴巴上面示意一个停的动作。孩子犯错的时候真的不是需要被责备需要被惩罚,他也需要有人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你如果能够多次示范给孩子看对的是这么做,孩子会懂。

【18】让孩子跟大自然,跟原生态多接触。能够让孩子心灵的感官很好地打开,孩子灵性的部分能够很好地激发出来。

【19】提问答复:幼儿园里5岁孩子参加消防演习回来后一直说害怕被烧死,妈妈告诉她如何防火,如果发生火灾妈妈会如何保护她等等,但安抚无效。

老师答复:妈妈的回应被孩子说的内容带走了,孩子这里的重点不是死,而是害怕。妈妈应该回应的是孩子的情绪情绪是可以转化流动的,像流水一般流淌过去就好了。但如果情绪不能流动一直卡在那里就会有问题

首先可以同理孩子的怕,你可以一同去感受这个怕,当你经验怕时你的身体反应会不同,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然后再陪伴孩子一起探索这个怕的感觉:(哦,怕,很怕对吗?妈妈感觉到说这个怕时你的声音不同了,赶快留意下你感觉怕的时候自己的呼吸是什么样的?)帮助孩子从情绪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上,连接呼吸自己的呼吸,你可以示范害怕时呼吸急促等状况,还可以帮助孩子连接自己的肌肉(你感觉下自己的肌肉是否紧绷? )

因为身体会承载这些情绪的,让他的内在去感受自己的心跳。(心跳是变快还是变慢了?感觉血液流动是变快了还是变慢了?)转移焦点后,可能他会表示自己的身体不能动了。这个时候帮助他转化(那我们一起来抖一抖,我们带着这个害怕掉个圆圈舞吧)

带动孩子经验这个情绪,在这份经验里情绪被释放了。

再或者让孩子想象这个害怕是小人,现在你带着小人在跳圆圈舞,这个小人跳起舞是不是变得不同了呢?小人原来是不是一个很紧绷的表情,现在小人有没有发出微笑呢?你可以不可以把你的微笑送给你心里那个害怕的小人呢?

让孩子懂得让孩子与情绪相处,知道如何调动情绪。通过这个的训练孩子的潜意识你收到的信息是:我是情绪的主人,我能够掌控这些情绪,我不会被这些情绪带走不可自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