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157天《 侈靡 第三十五》第8段~第10段

2024-06-05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管子》学习第157天《 侈靡 第三十五》第8段~第10段

原文阅读

      “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伤心者不可以致功。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

    “用其臣者,予而夺之,使而辍之。徒以而富之,父系而伏之,予虚爵而骄之,收其春秋之时而消之,有杂礼义而居之,时举其强者以誉之。强而可使服事,辩以辩辞,智以招请,廉以摽人。坚强以乘六,广其德以轻上位,不能使之而流徙,此谓国亡之郄。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上信而贱文,好缘而好驵,此谓成国之法也。为国者,反民性然后可以与民戚。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

      “圣人者,阴阳理,故平外而险中。故信其情者伤其神,美其质者伤其文,化之美者应其名,变其美者应其时,不能兆其端者灾及之。故缘地之利,承从天之指,辱举其死,开国闭辱。知其缘地之利者,所以参天地之吉纲也。承从天之指者,动必明。辱举其死者,与其失人同,公事则道必行。开其国门者,玩之以善言。柰其斝,辱知神次者操牺牲与其珪璧,以执其斝。家小害,以小胜大。员其中,辰其外,而复畏强,长其虚,而物正,以视其中情。”

字词注释

[1]衣:穿。冠:戴。

[2]致功:获得功效。

[3]罢:同“疲”。即听最好的音乐至于疲倦腻烦。

[4]雕卵然后瀹(yào)之:把蛋品雕画以后再煮食。瀹,煮。

[5]雕橑然后爨(cuàn)之:即把木材雕刻以后再当柴火烧。橑,木柴。

[6]处:滞留。

[7]怠生:读为“怡生”。有生计。

[8]百振:百业振作。

[9]畜化:积贮货物。化,同“货”。

[10]予而夺之:赐给他,剥夺他。

[11]辍:废止,罢黜。

[12]徒:徒役,为国出工出力者。以:当作“予”,给予。

[12]父系:像父亲一样教诲驯服他们。系、击古字通。

[13]时:通“莳”。种植,这里指种植的粮食。

[14]有:“肴”的坏字,混杂。义:原作“我”,据王引之说改。同“仪”。礼仪。

[15]招请:搞情报工作。请,通“情”。

[16]摽人:监督检查别人。

[17]乘六:当作“乘大”。句意即坚强的人侵凌大人物。

[18]广其德:废其德。广,通“旷”。

[19]此谓国亡之郄:这都是国家灭亡的漏洞。郄,通“隙”。

[20]故:通“固”。巩固,坚定。

[21]文:虚文。

[22]缘:弓。《尔雅·释器》:“弓有缘者谓之弓。”驵(zǎng):壮马。此句是说好弓与好马相匹配。

[23]反民性:与好逸恶劳、好生恶死的本性相反,即反其道而行之。戚:亲近。

[24]阴阳理:阴阳协调。

[25]险中:中险,内险。平易的外表含着深不可测的内涵。

[26]信:通“伸”。

[27]承从天之指:按照上天的旨意。

[28]辱:蓐(rù),在此意思为“厚”,厚殓的意思。死:通“尸”。此句是说:要丰厚地对待为国牺牲者的尸体。上文言“死教”,此段文字即申述“死教”内容。此处文字艰涩难读,各家说法纷纷。此处采黎翔凤说。

[29]开国:开墓地。“国”字应作“”,见《齐侯甔》,意思为葬具。闭辱:闭蓐,将铺垫厚草的尸体埋葬。闭,关闭墓葬,即埋合。

[30]吉纲:尹桐阳云:“吉纲”,纪纲也。规律的意思。

[31]失:黎翔凤说:同“秩”。此句意思是厚葬死者,与其活着的时候所获秩爵相同。

[32]国门:门,即公墓之门。

[33]玩:展示。

[34]斝(jiǎ):酒器。

[35]辱知:即“蓐知”,多知,熟知。神次:神位次序。

[36]家小害:求神除去小的灾祸。家,通“嫁”。转移。

[37]胜:厌胜。古代巫术之称。

[38]员其中,辰其外:内圆外方,此处指墓葬形制内圆外方。员,圆。辰,方。

[39]复:招魂。畏强:战死者鬼魂雄强,故称之为“畏强”。

[40]长:长大。虚:坟丘。

[41]物:指鬼魂。物正,即鬼魂得安息的意思。

[42]视:展现。此句是说让死者心愿得以实现。

译文参考

      “改善饮食、奢侈逸乐是民众的欲望。满足他们的欲求和愿望,就能役使他们。假设只是让他们身披兽皮,头戴牛角,吃野草,喝野水,谁能够役使他们呢?内心伤悲的人无法获得功效。所以要吃最好的饮食,听最好的音乐,把禽蛋雕画了再煮食,把木柴雕刻了再焚烧。挖掘丹砂的洞口不堵塞,商贾贩运就不会停止。富人奢侈地消费,穷人不断地生产制作,这才可以使百姓乐业,百业振兴,都有饭吃。这不是单独某个人可做到的,大家都要积储货物才可以。

      “对待大臣,应当有所赐又有所夺,有所差使又有所免。为国出力的徒役,要使其富裕,要像父亲教子一样训教其服帖;既赐予空头爵位骄纵他们,又收取春秋作物果实以削弱他们;还应采用繁杂的礼仪来限制他们,又经常选拔其中精明强干的人进行表彰。对于精明强干的人,可因材任事:能言者用他做舌辩外交的工作,有智者用他做侦查性的工作,性行廉正者用他做监督人的工作。对于性行顽强而侵凌大人物的人,无德而轻蔑上级的人,则不加使用而流徙外地,因为这些人都是亡国的祸因。巩固法制而遵守传统,提倡礼节而改变民俗,重信用而贱虚伪,尚良弓而重壮马,这都是立国的原则。凡治理国家,先要违反人民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的本性,然后才可以与民亲近。人民图安逸,偏要教之以劳动;人民贪生,偏要教之以殉死。‘劳动’教育成功了,国家就可以富裕;‘殉死’教育成功了,君威就能远扬。

      “圣人,更善于协调阴阳,因此外表平易而内心中有智谋。所以,放任情绪伸张了就伤害精神,质地美好可能影响外观,变化得好才有名声,改变得好的须应合时势,不能预见事物端倪者,灾祸便降临其身。所以,要顺应地利,尊奉天意,打开公墓,厚葬为国战死之尸。顺应地利,就是参悟天地的规律。尊奉天意,行动必须明确。厚葬战死之尸,待遇与生前爵位相同,公开举办此事,为国献身之道必然大行。打开公墓之门,向送葬的人们展示动人的言词。敬献酒爵,由那些深知鬼神次序的人员献上牛羊等贡品与珪璧玉器,并执爵祭酒。同时举行消灾仪式,以小物制伏大鬼。坟墓内圆外方,要为横死战场的强鬼招魂,营建高大的坟丘,这样鬼物就安生了,死者愿望也就得到实现了。”

核心内容解读

      人的本性,都看重饮食侈乐等物质精神享受,统治者要化民一俗,使国民尽为己用,就必须满足他们这种欲望。前文学过,作者从时代的变革论证侈靡消费的必然性,提出“故贱粟米而敬珠玉,好礼乐而贱事业,本之始也”。在这里,文章从人性欲望的角度论证侈靡消费的合理性,提出“尝至味”“罢(疲)至乐”,“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可以看出,作者非常了解人性的根本欲望。

      文章论证了侈靡消费可以促进生产, “不侈,本事不得立”;可以促进就业,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这种要让百姓吃最好的饮食、听最好的音乐,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以达到发展经济、巩固统治的尚侈主张,开创了春秋的一代风尚。 传统农耕社会中,一直强调农业为本,重农抑商,而管仲的政策和措施开新政变革之先河,重视商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此理念,商风大起民风奢华。

        管子重视商贸之论,实际上一直是山东六国的立民之道与治国理念。战国之世,依然被奉为圭臬。纵然是震撼最大的魏国李悝变法,也依然将壮大商旅利用商道作为基本国策。李悝保障不伤农事的法令不是限制商人,而是以商市手段调节谷价。稍后的魏国丞相白圭,更是以天下大商之身入仕,以经商之道论述治国,以治国之道论述经商,将商道政道融为一体。越王句践也是采用范蠡、计然之计,积极发展经济和贸易,“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王霸’”(《史记·货殖列传》)。  与商鞅以重农而保障激励农战的秦法相比,这显然是另一种更具深远意义的治国理念。假如六国能法商并重,对变法能如崇商那般持之以恒,历史也许会是另一番面目。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人性中贪婪奢侈的行为与日俱增。《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它唱出了贵族们追求享受,及时行乐的心声。

    “用其臣者,予而夺之,使而辍之。徒以而富之,父系而伏之,予虚爵而骄之,收其春秋之时而消之,有杂礼义而居之,时举其强者以誉之。”这是承上层“必因成刑而论于人”而进一步讨论控制臣民的原则,其中主张用“礼义”“虚爵”消耗臣下的财富,切合侈靡的实质。对于民众,则要以教化和政令来管理和引导。“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

      “圣人者,阴阳理,故平外而险中”。“化之美者应其名,变其美者应其时”二语,上应“忽然易事而化,变而足以成名”,引出下文:“故缘地之利,承从天之指,辱举其死,开国闭辱,知其缘地之利者。”有人说,这“是它为治国制定了一个纲领性的东西”,并据以论定《侈靡》篇“是在讨论治国的方案”。此段虽文义多费解,且有涉及生产、外交、祭祀等项文句,但主要仍是围绕国内君臣问题的。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上工”如何“治未病”(五)

“上游思维”与“支点”和“预警系统”

        前面我们学到,全面考察一个系统,要能看懂系统 ,要能发现系统的关键之处。这里,再说两个上游思维的解题思路,一个是“寻找支点”,一个是“提前预警”。

    分享几个数据分析的例子,也许能给你的头脑带来新的刺激。

1、一个支点

        2008年的芝加哥治安很乱,经常爆发枪战,有些青年人被杀死。很多人以为这都是黑社会火拼,就好像电影《教父》那样。但是芝加哥大学研究犯罪的学者,有个不一样的洞见。

      数据分析显示,绝大多数枪案并不是有预谋的。通常的剧情是这样 —— 两拨年轻人在街头对峙,其中一方怀疑另一方的某个人偷了他们的自行车,另一方说没偷。双方争辩过程中,那个被指责的人扭头就走。这边有个小弟认为这种行为是对本方人员的侮辱,于是掏枪开火!那边一看也赶紧拔枪,砰砰砰之后,有人倒在了地上。

      犯罪学家对此总结了一个公式,说暴力犯罪是由四个因素导致的:年轻 + 冲动 + 酒精 + 枪 = 尸体。那政府能影响哪个因素呢?年轻是自然现象,禁酒禁枪都是老大难问题,有人提出,也许可以从“冲动”入手,看看能不能帮助年轻人遏制一下他们的怒气。

      当时,有个社会人士自己搞了个项目叫“成为男人”(Becoming a Man),相当于是一个心理咨询课程,告诉年轻人,真正的男人不是一言不合就拔枪那种,而是负责任、能忍耐的人。芝加哥市政府给了这个项目一笔经费,允许他们雇佣十几个老师,到芝加哥市 18 个高中开课 —— 条件是必须接受随机实验研究,看看你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效果。结果一年下来,和对照组相比,参加“成为男人”课程的学生,被捕率减少了28%,暴力犯罪率减少了45%,项目非常成功。

      希思说,这个思路的关键是找到了“支点” —— 阿基米德不说吗?“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支点就如同系统的穴位,在这里用力能事半而功倍。

      支点往往是系统中最危险的因素。而如果你仔细考察,你会发现各种因素的分布非常不均匀。

        再比如说,我们知道急诊室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花费很高 —— 但是每个人去急诊室的概率并不是均等的。普通人很多年也去不了一次急诊室,而有些老病号恨不得一年去一百次。那为了节约医疗资源,我们应该从上游就把这些老病号安抚好。派一些普通的医护人员定期去这些人家里访问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也许他们就用不着动不动就去急诊室麻烦那些主力医生了。但是,如何找到系统中关键的因素呢?现在都是用数据分析。

2、找到那些人

      2010年,领英(LinkedIn)推出一项面向公司的付费订阅服务,帮助公司在领英招纳人才。这项服务的口碑很好,有很多公司喜欢用……但领英感到不满意的是,它的退订率高达30%。有的公司订了一段时间就退订了。

      其实每个订阅服务都有这样的烦恼。那怎么降低退订率呢?当然是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能告诉你要退订的用户有什么行为特征。

      领英原本的做法,是看看那些用户似乎快要退订了,就赶紧给他们打个电话什么的,联络联络感情。你有什么需求吗?有什么困难吗?我们做什么能把你留下呢?

    但是,后来有人发现,用户会不会退订,其实不是他最后一刻才做出的决定 —— 他早就该退了,他只是后来才意识到自己该退。数据分析显示,用户开通订阅服务后,如果头30天没怎么使用这个服务,那么他将来退订的概率比一般用户要高出4倍。

      没人会长期花钱订一个自己不用的服务。而领英这个发现是用户第一个月的活跃度,对你来说是个预警信号!所以领英赶紧把关注点放在了新用户上。如果一个用户订阅后第一个月不活跃,领英会给他提供特别主动的帮助:手把手教怎么建立账号,帮着设计第一个招聘广告,对如何处理应聘邮件提供建议,等于说恨不得替用户把活儿干了……这个措施让退订率降低了一半。

3、假警报

      因为上游思维考虑的是未发生而可能发生的危险,那它可能会带来很多假的警报,我们必须非常小心才行。

      2000年以后连续十几年,韩国被诊断出甲状腺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居然达到了1993年的15倍。癌症又不传染,这是怎么回事呢?而这些甲状腺癌几乎都被治愈了,五年存活率高达99.7%,是世界最高水平。韩国人还专门吹嘘自己的医疗水平,号召外国人都来韩国治疗甲状腺癌。

      但这其实是一个假警报的故事。以前人们以为只要有癌细胞就是癌症,就应该立即治疗,现在认识转变了。癌细胞按照分裂速度分,有三种。特别慢的分裂,不治疗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特别快的分裂,想治疗也治不了。医学应该治疗的,其实是那种分裂速度“比较快”的癌细胞。而韩国 2000 年以后诊断出来的甲状腺癌,大多数都是分裂慢的这一种 —— 其实根本就不用做手术,做了手术当然也都能存活,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率”有那么高。

        上游思维是没事儿找事儿的思维,你总会面临假警报的问题。这里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自己拿捏。但不管怎么说,有个预警机制总是好的。

        纽约市有好几个医院系统互相竞争,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接到患者电话之后,救护车多长时间能到。有个医院系统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一般的医院都是把救护车停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待命,很多都放在消防局。而这家医院,则把救护车提前在全市各个地点做好了布局。医院通过数据分析,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容易有人叫救护车。比如养老院每天晚上开饭这个点,就是叫救护车的高发点 —— 为什么呢?因为工作人员会在这个时间去每一个老人的房间叫老人吃饭,最容易发现状况。而这家医院会提前把一辆救护车停在养老院附近,比如说麦当劳的停车场。这样一接到电话马上就能到。而且它的救护车布局还会动态反应:一辆车接了病人离开了,别的车就要调整位置,给它补位。

        使用这个方法,这家医院把从接到电话到救护车抵达的平均时间,做到了 6 分 30 秒 —— 而纽约市其他医院的反应时间是 8 分钟。快出来的这1分30秒,对心脏病患者来说也许就意味着生死的区别。

    现在预警系统已经到处都是了。2011年日本大地震,地震波监测给仙台市提供了30 秒、给东京提供了90 秒的预警。这个时间足够让火车停驶,让工厂停工,让学生钻到桌子底下,这是可以救命的预警。

      现在很多电梯厂家会给电梯的各个部件装上传感器,传感器会把数据发到云端。IBM的Watson(华生)人工智能系统会分析这些数据……然后你就能在电梯还没坏、但是快要坏了的时候去把它修好。

      本讲介绍上游思维解决问题的另外两个思路是“找到支点”和“提前预警”。这两个思路都要求对系统有深刻了解,需要实时的详细数据,而且常常需要对系统做特别的布置。可以说,上游思维需要硬条件,但也可以说,恰恰是因为人们有了上游思维,才会去设法创造那些硬条件。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先秦诸子与简帛研究》,张固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

《万维钢 精英日课4》得到知识服务平台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