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10
十行采集:
1.隐私和秘密之间的区别:隐私是每个人在一段健康的感情中都会需要的心理空间;而秘密则源自羞愧,常常会腐蚀一段关系。荣格把秘密称为“心灵毒药”。
2.心理治疗师这个工作本来就是从实践中去学习的——这不仅仅包括作为治疗师的实践,也包括被人治疗的实践。这种实践中的学习是双向的,只要我的内心能够自愈,我自然能更善于治愈别人。
3.我们都会利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对抗焦虑、挫折,或是某些我们无法接受的冲击,但惊人的是,我们在运用这些防御机制的当下通常是无意识的。
常见的原始的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合理化;反向形成;等等。
4.“置换”——将情绪转移到一个较为安全的对象身上——则是一种神经性的防御机制,它并不是原始的,也不是积极成熟的。
5.“升华”是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把潜在的有害冲动转化成不那么有害的表现。或者甚至可以把不好的冲动转化成有建设性的结果。
6.“生活的本质是变化,而人类的本性是抗拒变化。”这反映了几乎所有人面临的挣扎。
人们是会退步的。不管你一路走来多艰辛,一个疏忽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连你自己都觉得措手不及。
7.情感上的“远视”:人们会把自己拉远来看一看全局。尽管他们会抱怨眼前的事,但长远来看,如果要失去他们现在拥有的东西,那对他们来说将是多么可怕。
8.生活中存在许多未知,即使不知道未来会带来什么,我们还是要去面对它,处理好自己的担忧,把生活的重点放在当下。
9.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能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你越是愿意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就越不会害怕。
要时刻记得,无论爱与被爱,总免不了要面对失去,但知道有可能要失去,和害怕失去是两回事。
10.要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上,不要因为些许痛苦就退回到无望的境地中。
“当我尝过悲伤的滋味之后,重新经历的每一次欢笑、每一段好时光,都让我感到十倍的幸福。”
一行精华: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合理化;反向形成;置换和升华等等。
生活的本质是变化,而人类的本性是抗拒变化。人们是会退步的。
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触动,反思,改变:
生理上的防御反应是刻在基因里的应激性条件反射,同样,心理上也有类似的模式。不可否认,对于外来突发的巨大心理冲击,这些应激防御机制是有正面作用的。但是持续沉浸其中,或者将其变成习惯性反应,则不利于后续的心理成长。
要实现心理上的“升华”,首先必须从系统1的条件反射中摆脱出来,然后能冷静地运用系统2去理性分析。这套动作,很少有人能靠自己独立完成,这个时候,心理治疗师就有用武之地了。
就如同骨折的恢复需要医生绑石膏固定患处,心理的恢复与重建,也需要外力的强制,以避免陷入习惯性的错误应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