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臣服

2019-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飞侠喵
存在,即合理

01.需求

你的需求不是罪。”武志红老师如是说。

“对于一个怕麻烦的人来说,表达需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一旦被拒绝,就会产生非常糟糕的感觉。这些糟糕的感觉,有非常丰富的情绪层次。首先是羞耻,其次是暴怒,还有失望、绝望与悲伤。”
简直字字戳心。

欲求,无论对个体还是人类而言,都是生存及发展的重要动力。欲求本身,也是无所谓好坏的。因为,“存在即合理”。
但为什么,有人可以很坦然地表达需求并坦荡去追求被满足,而有的人,却觉得这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这其中,大抵有着很深的“恐惧”之意。
因为欲求,即是“我需要”,而“我需要”,又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不够强大”。
人无完美,自然也没有人可以完全脱离关系而独自存在。欲求,需要在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或面对足够可信赖的对象时才能放松表达,以免遭受“你不行”的无情嘲笑及“我才能帮你”的优越感的碾压。

同时,还有另一层“恐惧”——欲求发出,却未能被满足。若自体不够强大,就会如同武老师所说,“产生非常糟糕的感觉。”
这种感觉里面,除了有羞耻、暴怒、失望、绝望与悲伤,还容易由此而将“需求未被满足”这件事,泛化成了“我这个人不行”,“好运总是抛弃我”、“我会失去更美好的未来”这类悲观念头。

如此的暗示和强化,又会反过来阻碍下一次需求的表达。

02.满足

“这些复杂的负面情绪,可以概括为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1、需要有罪;2、我有需要。”对于怕麻烦的人在需要被表达但未能被满足而催生出的情绪,武志红老师如是说。
“围绕着这两个部分,可以分出好人与坏人。”即,坏人更关注“我有需要”,并且通过将自己未能很好的意识到的“需要有罪”的意识传递到别人身上来合理化自己为了满足需要而发起的各种行为;而好人,则因为“需要有罪”的感知太过于强大,而在表面上似乎刻意压抑自己的需要,但其实却常常通过满足别人的方式来巧妙追求“我有需要”的满足感。

”需求,是否一定意味着被满足?当然不是。

如何看待“需求未能被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因为,必然先要有对需求的表达,进而才有可能使需求得到满足。而一个人被满足的需求越多,那么ta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空间也会越丰富。

简单来说,敢想,敢追,才有可能得到。

毁灭和丧失感,是诸如我类“怕麻烦”的人之所以不愿意表达需求的重要原因。

想起小时候,好吃又常常不能被主动地满足,但对小零食的欲求是那么强烈,于是常常在幼儿园外的小卖部处哭闹着,要妈妈给买好吃的。但受制于家庭条件,妈妈总是无奈又无情地拒绝我。那时又要赚钱养家又要一手管娃的她实在没有耐心也没有觉知要好好和我讲道理说明为什么不能买,常常只是简单粗暴地打一顿并唉声叹气地表示“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久而久之,虽然欲望依然强烈,但我不再敢于向妈妈表达我想要什么——不仅得不到,还要挨一顿打骂,还要冒着不被妈妈喜欢的风险——我不是个勇敢的小孩子,因此对我来说,这些代价确实大了点。

本来,零食不是个什么重要的东西,吃多了也不好,所以妈妈不买,并非什么大事。
但问题在于,因为没有足够的“善后”,这种“要零食是错误的”、“要零食是得不到满足”的观念会延伸为“我的需求是错误的”、“我的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遏制一个人向外去争取的勇气和冲动。

没有人可以真的做到无欲无求。除非ta死了。
不想表达需求,不愿“麻烦他人”的人,其实是将自己的欲求压抑在了“我可以不需要这些东西而生存/生活”之下。
而这,是为了维持全能感,并以此确定自己的力量——某种程度来说,是对“需求可能得不到满足”及由此带来的毁灭感的否认和对抗。

03.臣服

“我们真的需要学习,看到自己围绕着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负罪感,然后带着负罪感去满足自己的需要,然后去体验需求这股能量在关系中流动的感觉。”武老师如是说。

既然“我有需要”和“需要有罪”,是同时存在的。那么作为个体,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自己的需要?

武老师的观点,我觉得总结起来就是在说:臣服。
看到自己有需要,也接受我们围绕着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负罪感。

需要,欲求,其实也是生命力的表现。承认我有需要,如同承认“我饿了”、“我困了”一样,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描述。
既然需要是客观存在,那么也就无所谓对错。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负罪感,是因为在努力获得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利用”自身之外的一些资源。而这种“利用”,难免让人心生“亏欠”之感,而这,大概是需要之负罪感的最大来源。

从这个角度理解,小时候能被及时回应和充分满足的人,长大之后会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造梦”并“追梦”。
因为在其生命初期,“利用”或“使用”养育者的经验是正面的——我可以表达需要,你也可以帮我满足这种需要,而且不带有任何评判及要求回报之心。若我的需求不能被满足,我也有机会知道为什么,并由此明白不是“因为我不够好”所以不能被满足,不会因此而产生自我崩塌或毁灭之感——“需要”与“被满足”过程中产生的关系,是不含敌意和交换色彩,是平等而无“负罪”或“亏欠”之压力的。
这种早期的经验,是人一生之人际关系模式的雏形或者底色,在无形中对人之境遇的影响,意义重大。

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生理心理的双重弱小),我们的早期经验,并非自己所能控制,而是取决于养育者。
这看起来是件很无奈的事情,因为我们似乎是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就被描上了一抹自己也许并不喜欢的色彩。
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当我们看到了真相之后,也有能力改变那曾经被别人所描绘出的人生底色,将其转变为自己喜欢的颜色。

而觉知,臣服,就是最好的路径——
需求没有罪,表达需求也无所谓错;
能被满足意味着关系的自然流畅,而未被满足也并不可怕,不代表自己太弱或他人有敌意。

“尽人事,听天命。”大抵是对需求之科学表达及追求的最好注解。

用武老师的话来结束吧——

欲求是一个粘着剂,将我们彼此粘到一起,直到完全找到真我。只要有需要,一定的罪恶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关系中前行,让一切流动,不断走向“我与你”的境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