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手问】脸皮薄,怎么做采访?

2019-03-05  本文已影响3人  苏横

之前我们已经谈了,“新闻是什么”“可以到什么地方去挖”等基础问题,现在需要面对的是,作为一个新闻新手,怎么与人打交道。

厚脸皮可不是黑心肠

还记得多年前,曾流行过一阵子所谓的“厚黑学”。虽然,如今可能这一名头已经被各种职场学说、办公室政治之类的新名称所掩盖。不过,总体而言,“厚黑”之名仍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

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对于清高者而言,“厚黑”似乎全然是否定的;对于现实主义者而言,“厚黑”成了虽不能放到台面上、但至少台下会多多思考、学习的一门必修课。

逻辑上,厚脸皮与黑心肠联系起来其实有些牵强。或者更准确地说,厚脸皮倒是生活中的一项必备“技能”。

倒不是刻意为某些不好的事情或负面的事情“正名”。和书本上所教授的种种采访技巧不同,落到真实的工作中,记者首先要学习并非是具体的采访技巧,而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厚脸皮所反映的心理状态就是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比如为了采访,内向者必须与受访对象更为积极地互动;比如为了采访,外向者必须学会让出自己的主导权,更多让受访对象多谈。

这需要记者能够放下自己的心理界限,从而从一种“自我维持”或者说强化自我意识的状态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加芬克尔意义上的“常人”。

“常人”思维是采访开展的前提

学究一点说,“常人”有点像统计学上的“平均人”或“标准人”。在采访时,让自己变成一个“常人”,就意味着,在采访之前,记者考虑的不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或解答个人的疑惑,而必须像一个“常人”一样提出问题。

比如:

诸如此类。

与研究者或某些从事特定行业工作的人不同,记者首先必须要让自己“像一个普通人”,如此一来,才能让最终产品——“新闻”获得受众的认可。

说到底,脸皮薄,一方面是个人的性格所在,另一方面则是身为记者的自觉或专业度还不够。要知道,记者这一行当,虽然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中也有秉笔直书、以笔为剑的情怀,但是,实际上,更多时候,记者就是代替受众去看、去听、去问。

可能有人会说,这么高的思想层次,让我怎么操作啊?

曾经有位老记者在我入行之初就给了一条简单实用的诀窍。他说:

你就去跑,跑到条线单位的门卫都认识你了,你就成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