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厚重(哲思长篇小说)第九十一章
原创/卢卢
第九十一章
关于万斤窑的事,喜旺不打算马上进入思考;这并非此事不重要。既然不适合“走为上计”,那么留下来,自便要担当地竭力做好。他是没有办法,外行管理内行,比得不是懂得多少行内事,是雨从天上往下那般,地只得默然吸收。其实,喜旺真正关心的还是自己学问方面的精进。他是知道的:物质不灭,能力不灭,这种定律科学家们一直公认着。人的性灵,应该算是一种能力。若有人问,生是怎么来的,死是怎么去的,这题可难大了。有人假定:吾人之生灵,与地球之磁电,同出而异名,这个问题就可解释了。其生也地球之物质,变为吾身之毛发骨血,同时还地球,仍为磁电,是谓能力不灭。我们这样解释,则昔人所谓“浩气还太虚”,所谓“天地有正气,下为河岳,上谓日星,与人日浩然”,所谓“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不尽也”,这是在各人的看法:吾人一死,此身化为泥土,生灵化为磁电,可谓之灵魂消灭,然吾身之死,物质尚存,磁电尚存,即谓之灵魂尚存,也无不可。性灵者,吾人之灵魂也,磁电者,地球之魂灵也,性灵与磁电,同出一源。……
对于这段文字,喜旺反复地读,反复地想。说到长生,喜旺想,那就是爱:爱地球与人类得联系地去想,不要分开去想,爱地球也是我人类之自爱。地球长生,这个人我通过这样哲学地爱的灵魂“知行合一”出成绩来就也长生了。
喜旺的许多想法,有些儿象林黛玉谈诗。陆放翁有两句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有个丫环很喜欢这首诗,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她告诉丫环作诗的方法说:“你应当读王摩洁、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
喜旺已经在潜移默化自己新的文化人生的意义了。是诗的文学于理学结合的那种生命的意义。也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他的思想己非如孙子兵法上说的“被驱赶的羊”了。他当然也知道“人类有夸大性自以为万物之灵,仿佛心理之变化,不受物理的支配。其实只能说,人是物中较高级者,终逃不出物理学的大原则”。例如“温度变更,或掺入他种药品,起了化学作用。”古人说:“诚于中,形于外”,又说:“中心达于面目”,又说“根于心,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这都是“心中起了一个念头,力线一发动,即依着直线进行的公例,达于目,跟着既见于行事了。”但有时心中起了一个念头,也未见诸实行,那是另种念头把前线阻住了。
在喜旺的生命里,有个内在的故事,是曲拆而激烈的……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有若无;下土闻道则大笑,不笑不是以为道。”
有回孔子出游,吃了农民的稻子。农民把马捉住。孔子着最有口才的子贡去说,子贡把话说尽了农民还是不肯把马退还,子贡回来见孔子,孔子想了想,着马夫去说,马夫只几句话,便将农夫说得大喜,立即将马退还了。孔门之中,子贡是第一个会说话的人,可在农夫面前却不如马夫。当遇齐伐鲁,孔子命子贡去游说,子贡一出而却齐存鲁,破吴霸越。
外行领导内行,外行就象那农夫将孔子的马抓了去……喜旺自知,就是有子贡口才,也说不了那农夫还马的。他只有在“农夫”的思路里,不让悲剧发生。若运用得妙,八成还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