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公室小王到关于事在人为的思考

2019-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闻诌诌

将近日工作中的一些小趣事拿来玩味一番。

故事一:同事在与一厂家沟通产品供货事宜,对方因办公室小王请假无法办理,导致产品延期到店。然后我们得出结论,该厂效率取决于办公室小王的“心情”。厂长可能显得有些无辜,毕竟“办公室”的小王很可能是老板小舅子。

另一则:比较励志,也是办公室,不过姓李,从企业创办办公室文员到成为该企业重要领导岗位。因为业务关系,终端合作推进不畅,找到李总,一番交涉果然实至名归。首先,服务意识极强,对业务中可能涉及该司的疏漏和不完善主动承担责任。其次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灵活应变,换位思考。最后,是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热爱和担当,不想因为业务缺陷而影响到我对该司的评价和印象。作为当事人,你还能说啥呢?于是,印象分从差评直接到点赞分享。

两则案例,不禁让我们从新思考什么叫“事在人为”。同样的一件事情,放在不同人来处理,在面对不同的当事者,结果大相径庭。这里面除了经验能力以外。让我最为感受深刻的,是人为对事的态度和状态。很多人对于一分工作,就只是一分活计而已,交换和出卖劳动时间,换来“所谓等价的酬劳”,更有甚者,天真的以为“给多少钱,出多少力”,实则没有任何人是不可以取代的,包括企业主也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化。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每个人无论在工作还是创业,表面上在完成一份工作,内在而言,也是在创造一份“无形资产”个人的为人与品牌,外化的信誉,一次次的正向背书。

当看到他人的一点成绩和结果的时候,有的人可能说幸运,实际上,都是认真投入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和细节而已。这一点,尤其像稻盛和夫等日本的一些企业家身上尤为明显。还有比如将一家小便利店开到全世界的7-11创始人铃木敏文,从产品到客户,每一处细小的进步都是全情投入。

从组织的角度,一件小事也恰恰体现了一家的企业的形象、品牌和内在的灵魂——文化。当然,未必所见的企业都有“魂”,但有魂的企业一定也会让你感受不同。那么多卖家具的,为啥你走进宜家就很舒服。疯子一样执念的乔布斯与脑残果粉们。还有华为手机的消费者,除了科技性价比以外,有没有对国货当自强的自豪感和对任老爷子的敬佩。还有文旅产业,一些搞“地产“的看到迪斯尼乐园很赚钱也去搞了很多游乐园,硬件设施也是十分精良,可是最后往往经营惨淡,客户不买账,为啥?因为很难学到“魂”迪斯尼的贩卖快乐!

组织的成员尤其基层员工素养直接体现了一家公司的文化和基因,来不得半点伪装。所以,有人说想要经营好一家公司实质是在经营一所学校。校规、校训、校风、社会责任,管理者三思。前文中提到的,无论是办公室小王的责任还厂长的过错,实则是“校长”的用人理念和企业经营理念的根本取向,物以类聚吗。

无独有偶,一个很有能力的好朋友,个人公关业务能力超强,创业期公司快速增长然后逐渐萎缩。公司的规模等于个人能力的极限,再而观察,80%的精力都放在客户关系上,谈大项目整合资源,内部小事经营空虚。其实,一个人的状态和走向如何,看看对人和对事的态度、承诺,尤其是对下的态度便已经一目了然了。何为当局者迷,就是总当自己是聪明人其他人都是傻子的时候,自己就已经迷了。一个人可以输得起一个项目,但输不起的是信誉背书的负循环。另一则反例,一个傻大哥,在企业里当别人都在争夺资源的时候,反而权利下放、资源向下分配,“不求上进”,反而不断被提拔,担当更大的责任。

一项事业,任何凭借个人能力单点上的突破可以短期的获得成绩,但不可能长期获得持续发展。由点到面,再到体的不断升维,胸怀和格局的不断延展。啥是格局,最直接的不就是舍得么,啥是舍得,最简单的就是敢不敢分钱么。典故是,大英雄项羽不是死在杀敌的本领战斗能力上,而是困于后方粮草、管理不济,人心分崩离析。

总结,从小故事中看到“事在人为”的不同作用,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要踏实和夯实基础,无论身处何境不要得过且过。从组织的角度要建立文化和品牌,做一个有魂的事业或项目,而关键因素在经营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为,虚怀若谷,谦卑恭下。人为可大可小,经营全在人心。

另一则拿破仑与马蹄钉https://www.jianshu.com/p/b06a29422f6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