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者People💿抒写情怀🍸

从“元家埫大队”到“袁家淌村”

2019-07-03  本文已影响101人  坦人
从“元家埫大队”到“袁家淌村”

元家埫由于姓元的人多而得名。

清朝末期从通渭迁徙到会宁元家埫的百姓就垦荒种地,休养生息,渐渐的形成一个自然村。

姓元的人很有可能当初在那片土地上求生存,没有着意那地方原先究竟称什么,只是埋头挖窑洞建茅屋,务庄稼。

如今没有任何依据证实元家埫是官府名命或者什么人最开头叫成元家埫。可事实上一百多年来元家埫地名被人们公认并称谓。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村人民公社化,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七十年代初坦人在元埫生产大队当差三两年,多时在大队部里办琐碎的事。

大队部是土改时没收来元姓富户的土庄子。土庄子里富户的房子早拆了将椽檩分给穷人用于建房或由集体用于其它方面。

坦人在大队当差办事的房子,还有保健站、百货代销部所用的房子都是后来建的,都很简陋。

坦人在生产大队当罢差就出外打工直至退休,算起来离开大队部45年了。

在离家打工期间,有事到家乡还是去过大队部的,到大队部院子里的百货代销部秤纯碱灌煤油,到保健站的药房里买合霉素和安乃近。

前两天到老家地方转亲戚又到元家埫,发现原先的大队部搬迁到中学后面。

新建的大队部很阔气,院子又大。院子的西南新建的戏台易俗社的演员保证能抡开把扙。“元家埫”的称谓不知何时何故变成“袁家淌”。

元家埫的“埫”字一般不常用。听老年人说“埫”指平坦的地方凹下去就称“埫”。

元家埫地处海拔一千八九百米的高原上,那个村子的确是一处平坦的地方凹下去,是否应该称“埫"说不准,但被人称谓了一两百年也就习惯而公认。

元家埫的居民多数姓元,到如今没有一户姓袁的。

从新建村址的门牌上看,把“元家埫”这个地名彻底改变了,变成“袁家淌”,谐音倒是差不多!

自然界在变,世事在变,看来地名也在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