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10.22寒露十五日// 七言排律· 我的读书心得之重读
题记:重读经典,心潮激荡,智慧璀璨,闪耀华章。千载传承,弘扬文化,万世经典,永久流芳。研读典籍,彻思深处,领悟精髓,豁然开朗。思考实践,磨砺心志,教诲人生,不陷迷茫。
七言排律·我对重读经典的思考
重温经典启新知,百卷书香养分滋。
古韵犹存传后世,新篇涌现展华仪。
文辞雅致情怀挚,思想沉深理趣奇。
浩瀚河川心慕圣,秀灵山岳志逢时。
尊严价值须坚守,理解追求岂远离?
世事沧桑融卓见,身心丰厚乃佳诗。
乐天知命味真意,返朴归根去俗痴。
平治修齐兴国策,自强自胜自为碑。
习作解读分享:
这首七言排律表达了我对重读经典思考中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
“重温经典启新知,百卷书香养分滋。”这两句诗表达了重读经典可以带来新的知识和启示,经典著作就像百卷书一样,蕴含着丰富的养分,滋养着读者的思想和心灵。
“古韵犹存传后世,新篇涌现展华仪。”这两句诗展示了经典著作的传承性和创新性,古韵犹存,传世不朽,同时新的篇章也在不断涌现,展示着时代的华彩。
“文辞雅致情怀挚,思想沉深理趣奇。”这两句诗对经典著作的语言和思想进行了赞美,文辞雅致,情感真挚,思想深邃,充满智慧和趣味性。
“浩瀚河川心慕圣,秀灵山岳志逢时。”这两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将经典著作比作浩瀚的河川和秀灵的山岳,表达了作者对经典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追求圣贤之道,顺应时代发展的志向。
“尊严价值须坚守,理解追求岂远离?”这两句诗强调了维护经典著作的尊严和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经典著作的追求和理解不会远离。
“世事沧桑融卓见,身心丰厚乃佳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可以洞察世事的沧桑变化,具备卓越的见解和智慧,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身心和精神世界。
“乐天知命味真意,返朴归根去俗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阅读经典著作,领悟到乐天知命的真谛,返璞归真,摆脱世俗的痴迷和虚妄。
“平治修齐兴国策,自强自胜自为碑。”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汲取智慧和力量,致力于平治修齐、兴国安邦的伟大事业,实现自强自胜、立德立言的目标。
总之,这首七言排律表达了作者对重读经典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通过描绘重读经典所带来的新知、养分、智慧和力量等元素,展现了经典著作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作者也强调了维护经典的价值、追求和理解的重要性,倡导通过阅读经典来丰富身心、洞察世事、追求卓越的人生境界。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我对重读经典的几点思考
现在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但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读什么?第三,怎样读?
我们为什么读经典?其实我们所说的经典,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核心的思想与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风土人情。
而先秦诸子,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先秦诸子,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如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深刻,有的博大,有的精深,有的直接,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
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呢?因为先秦诸子不仅是经典中的经典,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魂魄之所在。通过阅读先秦诸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同时,先秦诸子的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和启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先秦诸子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意义和价值是永久性的。通过阅读先秦诸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为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读先秦诸子,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继承中华智慧的重要途径。
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叫“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标志。
比方说,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有孔子、老子等等。
他们纷纷陷入深思,探寻着人性的秘密,思索着究竟何为幸福,怎样才可抵达幸福的彼岸。同样,他们也在探求社会的和谐之道,期望能够找到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让人类共同繁荣与和平共处。
正是这些深入的思考,为各自的民族塑造了独特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数千年的历史进程。这样的思考,我们怎能置若罔闻、漠不关心?这些关乎人类命运与社会发展的探索,一直回响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为世界各族人民所熟知并为之付诸实践。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思考的重要性,而是需要用心去倾听、去理解、去品味那些古老而又永恒的文化瑰宝。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思想,我们需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用心去领会那些深邃的智慧。或许在某一刹那,这些思考会让我们茅塞顿开,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与信仰。也许在某一段历史时期,这些思想曾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让人类得以远离黑暗。无论在现在还是在未来,这样的思考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让我们一起用心去领略那些历经千年的文化瑰宝,去感受那些关乎人类命运与社会和谐的伟大思想,去体会那些影响世界的智慧结晶。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久远的思想,现在还管用吗?管用!实际上,这些思想家和先驱者的思想,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思想家思考的,是一些永远的问题。
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些问题,尽管哲学家们做过无数次回答,有过许多的结论,它们却仍然是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关于物的,而是关于人的。只要人是一个问题,它们就永远成问题。第二,这些问题也不仅仅属于某某“学”,或者某某“家”。它们属于全人类,属于每个人。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些问题,也都会思考这些问题,还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样,它们就永远是问题。
于是,当我们为这些问题所困惑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先哲,想到那些经典,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思考怎样回答的。这便正是哲学和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思考人生,获得智慧。
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同时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读什么。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那么,我们能够从先秦诸子当中,读出什么人生智慧?
答案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
诸子的精神,不朽的精神!
作为文化和学术的传播者,首要任务是继承和弘扬经典中宝贵的思想遗产。批判的工作,不妨留给专家们去做。
作为一般观众和读者,没有必要对先秦诸子作全面系统的了解,完全可以求仁得仁,求智得智,各取所需。
先秦诸子博大精深。除极个别大师外,大多数人阅读这些经典,都难免管中窥豹以己度人。更何况我们读经典,原本就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智慧。
人生是一种体验。人生的智慧是体验后的思考。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每个人的人生也只属于自己。谁也不能代替别人去体验,去思考。
阅读经典,不能替代体验。追慕先哲,不能替代思考。而体验和思考,只能由每个人自己去完成。自己读,用心读,读出什么是什么。只要有所领悟,有所启迪,就好。
两千多年来,孔子、孟子、老子等诸子的言行、精神,不仅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今人从先秦经典中也可借鉴出明辨是非的准则,修身养性的智慧,解心灵之惑的出路——
读《论语》得仁,让自己值得一个不平凡的人生;读《孟子》得义,生而为人,不必随人俯仰,要坚守人的尊严与价值;读《大学》《中庸》得志,有“至善”的理想追求,以终为始;读《庄子》得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关怀一切,但无所求;读《易经》得道,洞明世事,修炼内在,乐天知命;读《老子》得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自足者富,人生尚有何求?
遗憾的是,诸子们的作品在国内历代学人不断注解下,已形成了各自的研读框架,这为解读经典提供了方便,也制造了定势思维的牢笼。经典需要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这样才能完全展现其意义。
相比之下,台湾孤悬海外,保留了一些中原已经不显于世的中华文脉,沐浴现代文明,对经典解读别有一番新意。如傅佩荣,便以广阔的视野带我们解读原典,视角中正,别有一种深刻。
为此,诚挚推荐“傅佩荣解读国学经典六书”,如果要重读经典,这套书就是最好的选择。
回归原典,以经解经!
跨越两千多年帝王专制对传统理念的扭曲与压制,运用现代诠释学以经解经,处处以原典为佐证,还原先秦经典的原始风貌。
平易生动,贴近人心!
四十余年的教学相长经验,白话译文通顺畅达,可与原文一一对照;就书中的关键概念和价值判断做严谨辨析,重新确证和展现原典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
中西哲学,互相观照!
傅佩荣是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师从余英时先生,兼具中西文化深厚学养,潜心研究传统经典五十余年,擅长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点上诠释中国传统经典的现代意义。
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