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歌,谈谈心!
哈罗!我来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李荣浩的几首歌。
一两年前开始喜欢听李荣浩的歌。这个眼睛小到几乎不知道他有没有睁开的男生一开始根本入不了我的眼,我是那种跟长得帅的人讲话都要幽默三分的人。
这里聊一个小插曲:我们班上有个小帅哥叫李荣轩,长得比李荣浩好看太多了!以至于我总是假想:如果这身皮囊放在李荣浩身上,他的星途会不会更幸运,他会不会弃歌从影呢!纯粹就是时间多,心闲得慌!
罗同学!言归正传!
好吧。先讲最近经常听的《爸爸妈妈》吧。这首歌已经有五六年了,好像去年还上了春晚,但是反响也就一般般,可能我们都认为理所应当的亲情就不必歌颂了吧。
我是在一个加班到深夜的日子,一个人开着车在城市快速道路上狂奔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当我把车停在路边,我和车子立刻被黑暗笼罩,我打开双闪,放倒座椅,静静地听了3遍,居然没有伤感只有温暖,我当时拿起手机,就有一种冲动想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很爱很爱他们。
电话最终没打,快十二点他们早已入睡了,哪忍心去打扰啊!
李荣浩像大多数人一样出生在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虽然父母的唠叨和干涉也曾伴随他长大,但是父母给的爱和理解也在不断累加。
那时候的人们都不善表达,鲜少说的爱和不曾出口的谢谢,让亲子关系因为距离而变得神秘而庄重。
大智若愚,大爱希音!越是深沉的感情越是难以轻易说出口吧,像酒封着、埋着才能保持住那份香醇。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爸爸把我骑在肩头的自豪感;爸爸把欺负我的男孩子拖着跟前道歉的安全感;妈妈守着调皮捣蛋的我罚跪整夜的负疚感;妈妈惩戒成绩造假的我在全家聚餐时检讨的羞耻感……
他们用行动诠释爱,虽然妈妈的方式在现在看来太粗暴,但当时的我就是从这些“酷刑”中矫正自己的认知的。
而现在呢,我们把爱当成了口头禅,谢谢也是张口就来,亲子关系反而经常剑拔弩张,女儿还总是控诉我不够爱她。
比起我的父母我是失败的,我们是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权力混乱,界限模糊。
我想大概是我们太闲了,有太多的时间去盯着孩子身上每一个细微的问题,然后就联想、放大到末来,最后变成家长心目中迈不过、跨不完的栏。
或许是我们对自己的状况太焦虑了,希望孩子能超越父母,既便超越不了至少不要落后啊。
于是我们整天都在围着孩子转,抱怨着因为你们完全牺牲了自我,其实我们这一辈的自我牺牲精神远不及父辈,只有心甘情愿的付出才是牺牲,带有目的和期盼的取舍叫交易!
我们陪孩子玩耍是放弃了赚钱或聚会的时间,所以你要听话不要老是提要求;我花大价钱给你报培训班是为了你能学得更好,所以你应该懂得感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交易只讲盈亏,何来感情!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父母把这份温情冷冻了。
李荣浩跟我们是同龄人,所以这首歌听来会有很多的共鸣和触动,淡淡的温温的,让情绪起来但又不至于沸腾,对比龚玥的《父亲》和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更轻松,对比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歌更含蓄更清淡。这一类型的歌并不多但是都不赖,心情低落的时候听听挺好的,亲情会让你不沉沦。
说到李荣浩的歌,《模特》《李白》《年少有为》《喜剧之王》《麻雀》都是我很喜欢的,但是这里面最喜欢的还是《年少有为》。
可能有为的人太少,年少有为的人就更少了,很多因为年少轻狂、年少气盛、年少无知而错失的东西成了一辈子也偿还不了的亏欠。
有为太难界定,而欲望深不见底。
青春年少时认为非得到不可的东西,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到的时候才发现,失去的东西更值得珍惜。
青春年少时认为取之不尽的东西,在你肆意挥霍后所剩无几。
青春年少时认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在你不经意的瞬间就变得面目全非。
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还不及成熟就已经变老,等到再次翻来看,才发现原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在我们面对命运的挑逗,不自量力的还手时,所有的眼泪就已经启程。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过是所有人对年少时光的追悔,青春这本挫劣的书,注定要含着泪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