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星球晨间写作2

窃听风暴

2016-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尼雅nvhai

最近比较有闲,找些豆瓣评分较高的电影来看,我偏爱推理悬疑犯罪一类的电影,呵呵,这品味并不高,还停留在青春期的水平。

这天,看到一个十大悬疑片的帖子,打开一看,其他的几部,犯罪嫌疑人,最佳辩护,心理游戏什么的,有的是剧情精彩的,已经看过,有的是深度剖析病态心理历程,不感兴趣。

而且,大部分是美国电影,美国电影嘛,你知道的:情节紧凑、剧情反转、打斗精彩,然而总是那几个套路,看完了就是看完了,该感慨的在观影中即已感慨过了,就像加足味精的大菜,味蕾已被过分刺激,反而没给大脑机会去回味。

唯有一部片子例外,德国出品,窃听风暴。德国片,看过几部,也可能是和其他欧洲电影混淆了,具体情节都忘了,留在记忆中的只剩下一股浓浓的萧瑟意味,各种冷色调,性冷淡的面孔,禁欲系的装扮,各种欲望就像被北欧的冰雪冷冻住的鱼,只在短暂的暖季,不甘心地跳动几下,又被冰壳封住。

然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压抑越深,反弹越烈。因而,那几下跳动,不是扭捏作态的表演,而是鱼死网破的挣扎。之前的蛰伏中,已经孕育了反抗。冷淡的面孔下,藏着谁也阻挡不了的深情。

看多了美国电影令人飨足的快餐,眼花缭乱其实又简单明了,再去看需要仔细体味的欧洲电影,粗笨如我,一开始是花了点时间才浸入的;然而,一旦沉浸进去,再去吃快餐,哪个更贴近你的心灵,高下立判。

窃听风暴,平心而论,即使喜欢快餐的人也是会喜欢的类型。

抛开社会制度不说——很多人认为对于制度的批判是电影的主题之一,我并不认可,相对于亘古不变的人性而言,几百年甚至片中几十年即已更迭的制度,真的可以与人性这一主题相提并论吗?——抛开社会制度不说,单论那光辉人性的隽永,就足以让我心怀敬畏。

男主一号秘密警察卫斯勒,开头是一个心硬如铁又对党无比忠诚的人设,甚至被学生认为没有人性,从他那不动声色的表情、冷峻而怀疑一切的眼神就可见一斑。

在监视作家和女演员的过程中,卫斯勒渐渐转变而至于冒着生命危险去掩护他们,这一转变过程,很多人认为是电影一大瑕疵。如果仅就电影情节而言,那确实是转变有点突兀,可是作为一个有生活经历的观影者来说,也许并不那么难以理解。毕竟,在一生中,总会有那么一次奋不顾身,也许仅仅是因为一点美好的触动。毕竟秘密警察也是人,他小时候也曾经有过妈妈的抚爱,也有过初恋的青涩,也有过美好的时光,所以,谁能保证不会有一天,有个人,有首歌,触动他的心弦?

所以,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有位豆友说得好:归根结底一句话——千万别让文青当特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