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家哲思简友广场

解析杜审言的《渡湘江》

2020-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你好华姐姐

解析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我们知道了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诗写的一级棒,但恃才自傲,非常的狂妄,因此仕途坎坷,一直做着芝麻小官。但他仍不自省,不懂得低调做人,和同事上司不能好好相处,导致得罪人,被人诬陷判了死刑。杜审言的次子杜并用生命为他爹的任性和狂傲买了单。

上篇说到杜审言的次子为父报仇血刃仇人的事情被朝廷知道后,武则天给杜审言平了反,先是让他去当了个写国史的著作佐郎,后又成了管祭祀用品的官膳部员外郎。

杜审言呢,也想抓住机会好好经营自己的朋友圈,为以后升迁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是,他的目光锁定了张易之。张易之是谁呢?他是武则天的男宠。长得很帅,擅长音律,恃宠而骄,为人专横跋扈,又贪赃枉法,后来还把持朝政。杜审言觉得张易之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儿,就去巴结他,两人有交往。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到了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崔玄暐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兵变,拥立皇太子李显当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被处死。杜审言被认定为张党成员,贬官流放到南方偏僻的峰州(今越南河西省内)。

在流放途中,杜审言望景生情,写了下面这首诗:

(1)迟迟:指春日。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

(2)边愁:流放边远地区产生的愁绪。

(3)京国人:京城长安的人。

(4)南窜:指流放到南方。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所谓七言绝句,就是整首诗只有四句,每句七个字,在押韵、对仗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一种诗歌形式,可能起源于北朝的乐府民歌或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整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我来到昔日春游过的地方,心生悲伤;眼前的鸟语花香也只是徒添我的哀愁。可怜我一个京城人如今被流放到南方,不像那湘江水啊,一路涛涛往北流。

杜审言渡湘江南下的时候正好是春天。春光明媚,万物生长,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因为现在是被贬官流放,没有了那份无忧无虑欣赏美景的心情,所以往日春游时有多快乐,此刻的心情就有多悲伤。首句用“悲”字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第二句继续深入的描写这种哀愁。春花盛开,鸟儿歌唱,可是热闹是属于它们的,而我只有深深的孤独和悲哀。

第三句说明春景添悲思的原因。所有的感慨都是因为今时不同往日。往日是游玩结束后又能回到京城;而今时却是被贬官,流放去往偏僻的南蛮之地,前途未卜,不知何时才能重回长安。“窜”字用的非常妙,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狼狈不堪惊慌失措的样子。

第四句用湘江水从容不迫的“北流”对比自己的狼狈“南窜”,逆水而行前路坎坷更进一步的加深了这首诗的“悲”调,也说明杜审言非常渴望能够再回京城,以至于看到湘江往北流也能触动心绪。

整首诗非常娴熟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借景抒情,内心的情感刻画地非常深刻。

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大多朴素自然,孙子杜甫在写作上也极大的受到了他的影响。

杜审言在峰州没呆多久,就被朝廷召回长安,当了国子监主簿,累官修文馆直学士,相当于在教育司任职,后升迁做了个皇帝的御用文人,直到病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