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55】为何又聪明又努力的人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一个又聪明又努力的人会过不好一生?这个问题我之前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聪明且努力的话,总有一天会成功。老师今天的这封信,给了我一些启发。结合老师的来信其中的3点,我谈一下个人的感想。
1. 思维固化,不愿意接触不同的人。长期跟熟悉的人呆在一起有一种安全感,会让人很舒适,因为大家知道彼此的过往和生活习惯。但是如果始终限制在固定的舒适圈里,重复着同样的想法,眼界得不到提升。长期处于同一个环境,就会很难适应新事物。刚开始接触新的朋友总是困难的,不安全感、紧张、焦虑这些情绪让人无所适从。人要想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就需要接触不同的人,学习他们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短处。知识不仅来自于书本,更来自于社会。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接触不同的人也是“行万里路”的一种方式。讲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之前的一些经历。我举我自己的例子,并不是我聪明又努力,我只是想说明思维固化的问题。我刚到现在的城市时,那会学校在农村,属于区里很偏的地方了,教育局一学期难得来一两次,车在校园里转一圈就走了,教学上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说你做得很好了。因此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也是没有什么成长的,再加上当时从中学到小学,很不适应,觉得小孩子没有人情味,自己也没有下意识的觉得要提升自己。日子就那么过着,没有成长,只有颓废。就这么过了好多年,大家都那样,自己也没想改变。这种日子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让人丧失了斗志。
慢慢的,随着生了孩子,自己也想做出改变,于是自己走出去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自己,虽然觉醒得有些晚。但庆幸自己还是迈出了那一步。与其抗拒改变,不如好好利用改变。如老师前面讲到的,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2. 不愿意冒险。很多聪明人想换一个新环境,但又害怕陌生领域所带来的风险,他们更喜欢安稳的生活。
3. 难以做出选择。聪明和勤奋可以打开很多扇门。正因为他们聪明,所以面临很多的选择。大量的选择,使他们很难决定该做什么,结果就是一直在犹豫,却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很多印度人在事业上的成就,是因为他们的选择太少。大部分印度人比较穷,到了美国之后一般不会再想回印度,所以他们在美国工作时就会非常努力地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