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悄然发生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徐来_9efe

      儿子考上了心仪的初中,8月30号开始了住校生活。长这么大,这是儿子第一次独自长时间地离开家门,我心中并没有多少不舍,更多的是对儿子在新环境中成长的好奇与期待。

      “看班主任发在群中的照片和信息”“聊猜测与担心”成了这些天我们家的保留节目。姥姥担心“住在上铺会不会睡觉滚下来?吃饭能不能吃饱?……”老公担心“疫情期间长时间未出门,后来也只是跟他班内的几个好朋友玩的火热,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与新同学相处会怎样?吃饭问题如何?”我则特别想知道“儿子对学校、老师、同学会有什么感受?对住校生活有什么感受?”

      回想儿子的成长过程,老公的付出远远超过了我,幼儿园阶段,我接手了新疆班,这些孩子一年回家一次,作为班主任,一年到头连节假日都没有,很少有时间陪儿子。小学前四年,应学校安排,我到新校区工作,因路远,一走就是一天,每天儿子还睡着觉,我就走了,晚上回到家儿子早已入睡。这些年都是老公既当爹又当妈,饮食起居一手照料。儿子的成长过程倾注着老公满满的爱。因为这份爱,老公带着儿子去人多的地方玩耍,让儿子学会与同伴交往;带儿子去爬山,去野外探险,锻炼胆量,培养好奇心;带儿子去骑行,开拓视野,锻炼毅力……在爱的滋润下,儿子健康地成长着。

        爱与担心往往如影随行,因为爱会担心儿子是否吃饱穿暖,会担心同伴交往是否顺畅,会担心遭遇挫折一蹶不振……为了防患于未然,老公对儿子有了更多的提醒、指导,当感到提醒与指导没起到应有的作用时,就变成了命令与惩罚。每天吃饭时,老公总不断提醒儿子“吃馒头啊”“夹菜啊”“多吃点儿”,与此相反的,每次儿子都吃得很少很少,喝上一碗粥,极不情愿地夹一两筷子菜。有时老公生气了,干脆就不让吃了,想用惩罚让儿子改变吃饭状态。但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强调自我的,他们最讨厌不断地提醒、指导,对命令与惩罚也并不买账,所以每次父子“交锋”,都是以老公失败而告终。

        这次住校一周,在老师发的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儿子与舍友在一起的笑脸,看到的是吃得光光的餐盘,看到的是班级发完书后整理垃圾的儿子。等儿子回到家,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儿子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军训的见闻,打饭阿姨的可爱行为,舍友趣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家吃饭被一再提醒的儿子居然在感到没吃饱时,主动去再要一次。假期在家时,早上不提醒不刷牙的儿子,早晚都会主动刷牙;从来不叠被子的儿子早早叠好被子并做了早餐……

      看着儿子一系列的变化,姥姥终于放下心来。我与老公笑谈“儿子给你上了生动的一课”。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放手,陪伴是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给孩子一点时间,不催促、不逼迫;放手是让孩子在经历中完成成长,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包办、不代替。当我们放慢节奏,给孩子成长留足空间,成长便会悄然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