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人文哲思

儒教 儒学 儒家之“三位一体”

2019-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焦恍

当下中国文化自觉,儒学复兴之势略有进展。但遍览诸多言辞方略,其对儒学复兴路径的讨论中,何为儒教,儒学,儒家的论断中尚存缺失,意犹未尽。故特此提出个人的一种分析,与同道中人商榷。

简单扼要的说,我个人认为,所谓儒教,儒学,儒家三者应做所谓“三位一体”的理解。也就是说,三者共同构建了“儒世界”,彼此之间各自有所侧重,但不可分拆。这个观点显然是借用了基督教的神学观点,至少是在言辞上,同时也符合中国文明“整体论”的气质。下面加以分别的分析。

一,儒教

一般的,老生常谈的论调,比如儒教是不是宗教之类的问题我就不在这里多加辨析,意义不大。从中国文明自身的视角来加以考察,儒教是古典中国的国教,或者说,古典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就是儒教,或者儒家在真实世界中的存在方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是被两千年的中华帝国史所印证的事实。实际上,这就完全表明了儒教社会性和组织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异于西方世界“一神教”的存在方式。或者说从表面上看,儒教缺乏一神教体系中组织和教法规范的严格性,但是这种缺乏实际上在以儒教为核心国家治理理念和具体行政方式上已经得到了补充。即便退一万步来说,儒教结构相对松散,更多的借助于伦理而不是所谓教规教条,但毕竟还是存在着哪怕是一个相对隐形的文化共同体来对整体的发展进行柔性的控制。也就是说,儒教当然具有社会性和组织性,至于和一神教以及佛教的差异,只能说是中国文明异于西方的特征而已。

以上我说明了儒教在中国历史中的存在形态。下面用同样的逻辑来对今天的可能形态略加推演。直接了当的说,就是儒教在今天的世界中如何建立。儒家复兴当中自身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的功能如何实现,应该讲,这至关重要。没有这个功能,所谓“儒世界”根本无从谈起。我们知道,古典人类世界是被各大文明分割的世界,本质上是彼此孤立,独立的体系,这个状况今日已经无法存在。一神教文明作为强势文明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这是常识性的观点,无需过多讨论。如此一来,儒教想复兴作为国教的地位,即便在中国,也几乎没有可能性,理由很简单,历史发展不允许。 所以,我个人以为,可以考虑的途径更应该是恢复古典中国的士林传统,走精英化,和小众的路线,创设道堂和相应的组织结构,和当政者保持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我想,这种设想是基本符合儒家的整体气质和中国文化复兴的诉求的,也是符合历史正义的一种选择。毕竟,儒家世界相对于一神教世界,本来就是更难的道路,况且,儒家,包括儒家世界的载体中国文明近百年来所遭受的打击和创伤还只是在恢复的漫漫长途之中,全面复兴时日尚遥远。这就是我的基本判断。

二,儒学

儒学相对易于理解,简而言之,儒学就是一种学术体系。稍微具体一点的说,儒学包括了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导和学习的方法,步骤,评价和等级等具体内容。基本上可以简单地用现在的“学术规范”来予以置换。古典中国,这个内容主要是指“经学”和“史学”,我们都知道的必须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以及历史学“史记”,“二十四史”等等。但是今天要谈儒学,我们恐怕就必须先从儒学的发展性谈起,也就是说,我们几天的儒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要对整个人类发展史进行考察的,毕竟,我们今天只能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具体的说,就是儒学在今天恐怕要考虑把西方的历史和哲学,甚至神学的部分内容经过消化吸收以后容纳进来,否则,完全传统的治学模式是没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的。这应该是对今天的儒学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三,儒家

我理解的“儒家”这个词汇,其实如果要能用“儒者”,或者“儒士”来表达可能更贴切一点。传统上,我们对“儒家”和“儒教”基本上是不做区分的理解,或者说区分很细微,总之,都是某种组织化形态。我个人以为,“儒家”还是做“导师”的意义理解会比较好一点,这是一个纯粹个人化的概念,把“儒家”理解为“成就者”,也可以说是伦路里面反复提及的“君子”,会增强上述“儒世界”的神圣感和终极性的诉求。再者,这种理解方式和儒家的一贯的清明理性,以及道成肉身的理念也基本符合。本质上,儒家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那么作为儒家世界的“成就者”自然也就是所谓的“贤人”,甚至“圣人”,同时也是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人格,并不存在亵渎的问题。与此同时,这样的“成就者”也就自然能够充任儒教社团的领袖位置,尤其是精神领袖,具有榜样和领导者的现实意义。

四,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儒教,儒学,儒家分别了表达了儒家整体世界的一个局部存在方式或者特征,各自具有不同的,但确定的内涵,并构造出一个完整的儒家世界,该世界的存在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段存在差异。解释一下,这个所谓儒家世界的提法从最广大的意义上讲类似于中国古典的“天下”概念,但亦可以缩小至一个规模很小的社区概念。儒教主要表达这个世界的组织性和社会性的要求,相对易于理解,可以视为这个儒家整体世界的基石和门径,其组织性外在的强弱可以依据不同的历史条件予以调整,对于普通教众,或者受众而言,也可以被强化为某种特定的规范,比如传统中国的伦理秩序。儒学是学术,是道路,是儒家追随者进阶的途径,是比较高级的要求。儒学表达了理性和不断求知,精进的诉求。儒家是导师和领袖,他表达了儒世界超越性的一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