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才明白《论语》的这句话

2017-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读书言情

《熊熊乐园》里的猫头鹰老师教导我们:多看,多想,多思考。谨遵师嘱之后,我思考出一个问题。

今天,我们谈一下《论语》。不多扯,就前3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几句很熟悉吧。只要你有初一上半学期的文凭,一定背得滚瓜烂熟。

什么意思呢?先看教科书上的解释: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有毛病吗?没(ken)毛(ding)病(you)!当年我背诵这几句的时候,总觉得书里的注释有些不对劲。当时哪敢怀疑教科书啊,只觉得自己还在青春期,智商不达标。

后来智商及格了,还觉得这几句有问题。3句话,单独拎出来,每句都充满智慧。可这3句为何放在一起呢?毛线关系都没有。

《论语》是孔子的徒子徒孙们编写的,盛的是师爷、师父和师兄弟们炖的心灵鸡汤,全书共20篇,492章。

400多章,除了这3句话组成的第1章外,每一章的句子间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难道《论语》是弟子们从第492章开始,倒着刻写在竹简上的,刻到第1章时打瞌睡了?

这么多年,请教了无数个体育老师后,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

第1句甚至第1章的关键字是“学”和“习”。学更应该是个名词,学问、主张的意思。习是实习、实践的意思。孔子那年代又没科举考试,知识量又少。一星期才喝半口鸡汤,你还用整天蹲屋里咂嘴?

简而言之,第一句的意思是:学以致用,快乐无穷。孔子主张弟子们不能只闷头做学问,还要有用武之地。孔子周游列国10几年,就是为了把心中的“学”找个地方去“习”。可惜老夫子的智慧学识甩出那些国王诸侯好几条街,始终得不到重用。

所以,按照体育老师的指点,这3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的主张学问有用武之地,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有志同道合的人被你(我)的学问吸引,从远方而来,和你(我)坐而论道,这也是件舒心的事。就算别人不理解自己的主张和学问,不点赞,一言不合就取关,咱们也不生气,不也是个君子吗。

看来,体育老师的本领真不是盖的。

当然,如果考试升学啥的,还是要以语文老师的解释为准。否则,后果自负啊。欢迎关注公众号:读书言情(dushuyanqin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