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古诗词

江南才俊藏地女,十日相聚千年情。——闲读《随园诗话》(84)

2020-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原书卷九·七〇】

康熙庚子,常熟杜昌丁入藏,过澜沧百里;其部落曰估倧,有小女名伦几卑,聪慧明艳,能通汉语。昌丁来往,屡主其家,见辄呼“木瓜呀布”。“木瓜”者,尊称也;“呀布”者,犹言好也。彼此有情。临行,以所挂戒珠作赠,挥泪而别。归语士大夫,咸为怃然。沈子大先生作诗云:“估倧小女年十六,生长胡乡服胡服。红窄衫小垂手,白贴地双趺足。汉家天子抚穷边,门前节使纷蝉联。慧性早能通汉语,含情何处结微缘?杜郎七尺青云士,仗剑辞家报知己。匹马翩翩去复回,暂借估倧息行李。解鞍入户诧嫣然,万里归心一笑宽。笑迎板屋藏春暖,絮问游踪念夏寒。自言去日曾相见,君自无心妾自怜。妾心如月常临汉,君意如云欲返山。私语闲将番字教,烹茶知厌酪浆膻。雨意绸缪俄十日,谁言十日是千年?留君不住归东土,恨无双翼随君举。聊解胸前玛瑙珠,将泪和珠亲赠与。一珠一念是妾心,百回不断珠中缕。尘起如烟马如电,珠在君怀君不见。黄河东流黑水西,脉脉空悬情一线。”

康熙庚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杜昌丁,(1687年—1761年),字望之,一作望子,号松风,青浦(今属上海市)籍,家江苏太仓,副贡生出身,补教习。任浦城县知县,有政声,考勤成绩优异。善书。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建总督郝玉麟请准,升永春县为永春州。杜任首任知州,前后27年,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都享有盛誉。乾隆二十六年(1761),卒于永春官邸,囊箧无余财,士民争送赙仪以殓。民国十六年(1927年)编纂的《永春县志》把他列“循吏”立传,评曰:“其廉洁宽厚,深得人心,三百年中,盖无其比。”

估倧,亦作“古宗”。一般认为是历史上滇西地区白族人对藏族人的称谓。历史文献对“古宗”的记载较少,据《皇清职贡图》载: “古宗乃西番别种,先为土番部落,与滇西北接壤流入鹤庆、丽江、景东三府。”《皇清职贡图》把“西番”和“古宗”看作是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1961年,经民族识别后,云南西番被划为单一的普米族,四川西番和云南古宗被认定为藏族。清朝前期古宗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鹤庆府、丽江府、景东府、镇沅州,即今滇西北地区,向南到达哀牢山、无量山北部。

沈起元,(1685年—1763年),字子大,号敬亭,小名传时,江南太仓人,诗人,清朝官吏。康熙六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擢员外郎,以知府发福建用。雍正间,历福州、兴化、台湾知府,均有建树。高宗即位,起江西驿盐道副使。乾隆二年,擢河南按察使。七年,迁直隶布政使。九年,内转光禄寺卿。十三年,移疾归。为政清明干练,心系百性,敢担责任。著有《敬亭文稿》、《诗草》、《桂轩诗草》,另有《周易礼义集说》、《周易洗心》,《四库全书》著录。

罽,音jì。毛织的毡子、布料。《尔雅·释诂》:氂罽也。《注》毛氂,所以为罽。《疏》罽者,织毛为之,若今之毛氍毹也。

毹,音shū。本义:原料毛,或用原料毛编织的织物。氍毹 音qúshū,毛织的地毯。

【闲言碎语】

读到这条诗话,真的被沈起元的诗感动了。此诗堪称一曲民族团结的颂歌。可惜未曾有人好好发挥一下,以康熙进军西藏为大背景,以年羹尧、蒋陈锡官场斗法为铺垫,以杜昌丁挺身护主为缘由,以汉藏爱情为主线,以绝美风光为主色调,搞出一部“藏汉满蒙回自古是一家”的主旋律大片。

恕我寡闻,杜昌丁这个名字以前真未曾听说过。此番查找资料,才知道是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真汉子。此公是副榜贡生出身,也就是说,连举人也没有考上,但文才确实不错,在举人名额之外,推荐到国子监读书。按照清代后来的规定,没有考上举人的人是绝对不能当官(世袭、荫庇、军功、捐纳除外),那杜昌丁怎么就当上官了呢?这是因为,在清朝入关之后,人才极度缺乏,因此,即便是副榜贡生,只要有官缺,也是可以补入的。清初大名鼎鼎的两江总督于成龙,即是副榜贡生出身,初入仕途,抓阄得广西罗城知县。杜昌丁补缺则是云南的教习,负责对属下各州、县的官学进行教学督导,仕途起步就不如于成龙了。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二月,清朝出兵进军西藏,驱除准噶尔部对西藏的统治。清军由南北两路大军组成,南路军10000人,由川、滇入藏,北路军22000人,由青海入藏。皇十四子固山贝子允禵以抚远大将军统率进藏大军。南路军由都统武格、将军噶尔弼率领,时任云贵总督蒋陈锡等负责军粮保障。蒋向康熙进奏,以云南粮运艰难,希望自四川运粮济给。而四川总督年羹尧则上奏说,滇、蜀俱进兵,蜀粮不足兼供。康熙由此要求蒋陈锡与云南巡抚甘国璧抓紧运送军粮。八月二十三日,南路军攻克拉萨。九月十四日,北路军到达拉萨,并将达赖喇嘛一起护送至此。战事结束后,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康熙下诏,斥责云贵总督蒋陈锡筹济不力,贻误军机,命与甘国璧一起革职,自筹盘缠运米入藏。此时的蒋陈锡,年近花甲。时值隆冬,皇上要求即刻出发。如此处罚,实际上与“赐死”无异。官衙上下人等,全都心中有数,亲信随员唯恐避之不及。此刻,杜昌丁挺身而出,愿意陪他远赴西藏。杜昌丁为何有如此壮举,沈诗中也有表达,“杜郎七尺青云士,仗剑辞家报知己。”我分析,杜昌丁此举有两个原因:一是蒋陈锡对于这个副榜贡生出身的官员,有知遇之恩,在仕途上有过帮助;二是杜昌丁与蒋陈锡是常熟老乡。在交通不便的康熙年间,在几千里之外的昆明能够遇到一个县的老乡,实在是很不容易的,若非前世有缘,绝难有此相遇。有人问,杜昌丁不是上海青浦的吗?怎么与常熟的蒋陈锡是老乡呢?史料记载,杜昌丁籍贯青浦,家在苏州太仓,而太仓之地原属昆山县,昆山县在隋代曾被撤销,其乡归常熟县,后又复置。明弘治十年(1497年),划昆山之新安、惠安、湖川三乡;常熟之双凤乡;嘉定之乐智、循义两乡建立太仓州。太仓、常熟两县相邻,史上又有重叠,故称其为老乡理所应当。

杜昌丁陪同蒋陈锡在寒冬腊月起程远赴西藏。途中一路艰辛、艰险、风光、风情、见闻、苦乐、生离、死别,都记载于杜昌丁《藏行纪程》一书。后世学人称其“非独记入藏途程罕见之作,亦研究云南民族者所必须参考者。”“不仅时间、路线、程站、 见闻翔实可据,而且保存了异域风光、生态气候、民族风情等珍贵史料。杜昌丁对云南往返西藏交通道路的实况描述,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为滇藏地理、交通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根据后人考证,杜昌丁与蒋陈锡一行,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十二月十六日从昆明出发,经安宁、禄丰、楚雄、南华、祥云、大理、洱源、剑川、丽江、香格里拉、德钦、西藏左贡、八宿,至洛隆,已是康熙六十年 ( 1721) 七月初八。杜昌丁与蒋陈锡等人告别后,再沿原路于十月初一返回昆明。从昆明再回到太仓家中,已经是十二月十三日了。回到家中,杜昌丁“回忆往事,实出万死一生。”将沿途见闻一一著述于书。对蒋陈锡劝其返回之语也铭记在心,读来亦催人泪下:“因顾谓曰:‘舍身见送,高义可感,然我之身朝廷之身也,虽死奚辞。君之身,亲之身也,未敢相累。且君复何罪而受此乎!深入番地数千里,不为近焉!一载相依,不为暂矣!君子爱人以德,相接以义,至此不返,徒令余不安耳,愿早归以慰倚闾之望。’” 他在书之最后一句写道:“至于公事,则余贫贱不敢置喙。”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能够读出对康熙对蒋陈锡如此处置有所不满。

有关杜昌丁与藏族少女“伦几卑”彼此有情之事,《藏行纪程》亦有记载,“十一日,三十里过,石屏牧刘公同张若干司戎来接,四骑并行,至多木,饭后兼程至阿墩子,仍住七林家。留十日,其妹萼绿、妹阿者迷……以戒珠见赠。”删节之处,可以参照诗话中沈起元诗脑补。若想去实地寻访者,我可以告知其现在地址:阿墩子,即今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政府驻地升平镇。从昆明出发,自驾距离约830公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访古探幽,未必没有艳遇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