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手记 · 学习焦虑(下) 允许退步和反复——进步开始的信号
初三的母子咨询2周过后,妈妈又来找我咨询,这一次,她一改之前的信任态度,口口声声说,孩子做完咨询后,反而退步了。
退步的具体表现为:孩子更加不听话,甚至在她说话时,视她为空气,忽视她、不尊重她;
更加我行我素,让他赶快写作业,反而行之若素的拿出手机说要放松一下再写,还反问她:
难道我是个学习机器吗?我不需要放松休息吗?
妈妈义愤填膺,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觉得自己被孩子严重冒犯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019/987d56fb25d2e15b.png)
当家长找到心理咨询师时,常常希望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疗愈的过程可以一帆风顺,没想到问题会反复,甚至出现了倒退或者变得更严重。
实际上,倒退和反复是很常见的,甚至,是一个咨询过程的必经阶段。有时候,倒退和问题呈现的更严重,恰恰是说明我们进步了,更有力量了,蕴藏在表面问题之后的问题被显现出来,可以去面对和处理更深层的部分,进行疗愈了。
这个过程有点像打扫房子,没有打扫之前,我们觉得也可以住,开始打扫后,才发现有这么多脏东西,在屋子的角角落落、地毯下、柜子里,好像越扫越多。
也像去腐排脓,打开受伤腐烂的部分,把它们都清理干净,撒上药,包扎好,才能康复、长出新肉。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019/f3657473c460340d.png)
上次咨询,我们布置的作业是每日写观察记录,简单记录当天的亲子互动、自己的心态起伏,观察自己看待孩子的角度是否客观、中正。主要的做法是暂时放手与信任孩子,家长在开始是特别有热情去反思和成长自己的。
可是没过多久,就在孩子反复的试探(是不是真的改变?)、做作业时拿手机听音乐、不理会自己的行为中,被一股强大的是失衡感拉扯,对孩子故态重演了:负面视角、扩大问题和情绪纠缠。
很容易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自己煞费苦心的成长与日常付出,要克制着强大的惯性思维和做法,经常的纠结孩子的现状和未来,内心与自己拉扯着,打着一场又一场的无人知道的仗,如此难受,也没有得到看见与肯定,更别提感恩,于是,心态崩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019/62d9cfbf541befcf.png)
可孩子呢:
一方面,孩子正在关键时间(面临初升高),自身压力大,又对自己有要求,还在摸索怎么样学习效率高、怎样时间管理更好,需要家长的允许和耐心,给时间空间去试错、摸索;
另一方面,处于青春期他的自我正在不断觉醒,需要很多的自主权和掌控感,例如掌控自己的休息和学习时间,而妈妈的担忧,忍受不了孩子探索过程中出现的bug、反复和倒退,难免一会提醒一次该做这个了,一会唠叨一下,怎么还没做完,晚上要早睡......
孩子学习本来需要心静、专注,这样搞呢,把孩子搞得节奏紊乱、“心律不齐”......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019/0231afa7d79e7318.png)
几番下来,大大的破坏了孩子的基础情绪状态,觉得一回到家,就好烦;妈妈一张嘴说话,就不想听。
于是,孩子开启了带耳机免打扰模式,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妈妈更加感觉到生气、失落、不被尊重,又开启了另一轮情绪纠缠。
而且,上次咨询说到孩子需要情感的支持(例如相信和放松的陪伴)和人生方向的向导,妈妈听进去了,但执行起来,妈妈在与孩子说话时,总是习惯性地越过孩子的感受,试图说教或者给孩子出主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019/216401a496bacff8.png)
孩子好几次对我说,我没有什么感受,感受都是不可靠的(他的感受性已经遭到了破坏);但在说着说着突然发作,对妈妈生气的大喊,“你从来都不会倾听我”、“你又听不到我说”。妈妈非常的尴尬,无法应对孩子的不满情绪。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019/01e942c425660601.png)
妈妈说好像做了咨询,孩子有了依仗,觉得有人理解他,支持他做自己,也意识到父母的行为做法多有不妥,不像以前那么顺从。
是的,这是一个有些混乱但又全新的时刻,撕开了一些面具,母子彼此都在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诉求,看到自己的防御和脆弱。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019/7925737cb8cf31e3.png)
养育孩子,是一个对外养育孩子,对内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看见和好好对待。
针对母子目前的情况,我制定了下个阶段性的咨询目标——
- 母亲 -
1. 给退步和反复一个空间。接受自己的倒退和反复,也接受孩子的。
真实的改变,没有一蹴而就,没有只进不退,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螺旋上升,整体向前。
2. 找到触发自己情绪——被冒犯、不被尊重的按钮,疗愈内在小孩。
我注意到,妈妈对于不被尊重的情绪是一触即发,即使孩子只是想戴上耳机安静一下看会书,也很容易被她强行解读和扭曲挂靠是无视她,而这跟她童年在大家庭中不受重视、没有话语权,积累了很多的情绪有关。在专门的催眠话术中,让她一步步连接到幼年时被忽视的内在小孩,看到自己多年以来未处理的那么多感受,她大哭一场,重新认领回了自己。
3. 倾听,还是倾听。
孩子最受伤的是妈妈听不到他,所以用强烈的愤怒来表示,只有他感觉自己被听见,他才会愿意去听你说。所以,试着接纳孩子的感受,打开他的心门,这是和他交流的第一步。
- 孩子 -
1. 鼓励他肯定和相信自己的感受,把感受流动表达。
当我说:“你有愤怒和伤心,是太在意妈妈对你的看法和理解,感受都是有原因、被允许的。妈妈听不见你说,不是你的错,你只要按照自己的心意表达”。
他听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肩部放松下来。
2. 使用一些表达的技巧。
A. 不面对面交流事情,尤其是状态不好和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
例如他和妈妈现在的状况,要么不交流,要么一说就吵——可以不面对面沟通,而是采用发信息、写留言条的方式;
B. 做法解释在前,先有个心理接纳和缓冲。
好比我最近有些压力大,回来带耳机不是不理你,是想安静一下学自己的;好比我想试验一下先放松再学习,给我一周时间,不要理会我这件事,我需要试错的机会。
3. 专注学习的小方法——当我一坐下来学习,我就可以快速进入状态的心锚(nlp的一种技巧)。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019/1e5cba4ece1f866c.png)
图&封面/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