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https://img.haomeiwen.com/i5609873/12122cd0163f2f5a.jpg)
昨晚电话滴零零响了,是家里父母来电话过来。
父母两个人生活在老家,孩子们都在外工作。每次看到家里来电话,我都莫名地先紧张,担心他们出什么事。
“喂?”
“老三的电话一天都接不通,怎么回事?”电话那端,父亲听上去有点焦虑。我脑袋里瞬间想起一大早老三朋友圈晒摔碎的手机图。
“老三手机估计坏了,没事,她网络正常着呢,你们别担心。”
“那你什么时候带孩子回来过暑假?”紧接着,父亲就问我这个。
“哎呀,临时报了个夏令营,断断续续要持续两个月,估计回不去了”。
“哦,那你跟你妈说吧”父亲听上去很遗憾,赶紧把电话交给了母亲。
“你又忽悠了你爸,他都告诉村里很多人说暑假你会送孩子回来,预约了村里很多人家的好吃的,好玩的,就等孩子回来呢。咱家院子里桃树上的桃子都开始红了,就等孩子回来吃最新鲜的呢”。
母亲一连串的数落,让我觉得心里很内疚。每年暑假回家都是匆匆忙忙,少则三两天,多也不超过一星期,父母总埋怨我不让孩子多住几日。今年女儿小学毕业了,原计划打算带她好好回去住一个月,陪伴父母,体验生活。可碰巧又抢到一个夏令营的名额,活动很丰富。报名的时候,我甚至都没有过多犹豫 ,权衡,毫无顾忌地舍弃了对父母曾经的承诺。想想刚开始,女儿并不乐意跟我回去,她觉得回到老家,拘束地没有自我,总被当做异类围观。我说那是因为大家都喜欢她,因为她来自大都市,别人愿意去欣赏她。这种欣赏让她拘束,那是因为她在大家眼前出现的太少,还是应该多回去,大家习惯她在身边就好了。如今,是我出尔反尔,违背了对父母和女儿的承诺......
“这电话是我打过去的,你赶紧挂断,要她打回来吧,否则我电话很快就没钱了。”电话中父亲催促着母亲,心疼他的电话费。我说没钱了我随时给你们充值,母亲仍然匆匆挂了电话。
今天是父亲节,我都没勇气再打电话回去面对他们的失落。
最近在热播电视剧《白鹿原》,身边很多朋友都在问我是不是真实的。《白鹿原》电视剧拍摄取景大都是在我们老家那边,里面演绎的风土人情触动着我的心,真实的以至于我都不敢正面面对其中的悲情。
父亲有的地方很像白嘉轩,做人做事持心公正。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有不同的人来家里请父亲出面协调繁事,解疑答惑。父亲每次都认真地听着双方甚至多方人员的诉说,最后慢腾腾地总结一句:一团乱麻。他不会透漏对任何一方的喜厌态度。可没过几天,他总能用最智慧的方式帮别人理清思绪,斩断乱麻。他的协调成果能够使人心服口服,我非常敬佩父亲的智慧。从小就觉得没有什么是父亲解决不了的事情。他的热心让别人感动,他的威严让别人敬重,每次看到很多人在父亲面前说话声都自降分贝,我为自己自带父亲的基因而偷偷自豪。
父亲威严,但却一点不迂腐。他无拘于封建迷信,思想开化,热爱学习。用他仅有的小学文化基础,不断学习探索着科学种田的要领。我家的苹果比别人家甜,我家的小麦比别人家产量好,我家的小米比别人家的更颗粒饱满......别人对我家收成的艳羡是对父亲能力的最大肯定。自从我们几个孩子上了大学,走出村子,源源不断地给父亲输送着外面的社会动态,父亲都会欣然接受。父亲得意自己经常被别人请去传授种田经验,传播教育理念。这个时候的父亲总是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俨然一个自信十足的成功者。经常被母亲开玩笑嘲笑他现学现卖,但言语间母亲对父亲也是崇拜有加。父亲和母亲既是情感上的欢喜冤家,又是生活劳动中的黄金搭档。母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支持着父亲的每一个家庭计划。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少不了斗嘴调侃,磕磕绊绊,不在一起时又互相牵挂,互相担忧。
父亲喜欢孩子,不论是自家的,还是别人家的,再不食烟火的孩子,父亲都有智慧让他们接上地气儿。当然,父亲的这些智慧是不计后果的,多大多烂的摊子都是母亲去扫尾工程。父亲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乐过之后就悄悄地退出了。母亲不无埋怨地数落他:好人都是你当,事情都是我干。我们看在眼里,经常替母亲鸣个不平,父亲则依旧我行我素,笑容豁达,不屑与我们较真。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成人,自立生活。父亲也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什么困难都能替我们解决的高大形象了。父亲腰椎曾摔断过,后期骨缝恢复的没有完全到位,导致他现在有些腰背佝偻。走不了长路,乘不了长途,越来越不爱按我们的计划出门旅行。
随着这些年城市化发展,农村年轻人都纷纷入城谋生。农村已然没有了曾经的活力。可我的父母坚持要种地,他们珍藏起土地里的所有收获,时刻等待着在外的孩子们回来,一起分享一把核桃,一筐苹果,一篮子鸡蛋......都是父母的爱。回不去的理由千变万化,而父母的爱意却始终如一。
父亲热爱着他的村子,每天从村东走到村西,一个来回,就掌握了村里的所有动态,回来再讲给母亲听听。就像白嘉轩那样......
唉,琐事缠身,唯愿父母身体安康,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