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 蛰虫惊动春风起
惊蛰。
古称"启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
二月节
万物出乎震
震为雷
蛰虫惊而出走
故曰惊蛰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万物始复出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
惊蛰到,春光俏,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进入了仲春的时节。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在汉景帝之前,惊蛰名之曰“启蛰”。
启,即开也,有唤醒的意思,如成语启聩振聋,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蛰,《说文解字》解释为“蛰,藏也”,《尔雅·释诂》解释为“蛰,静也”。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
启蛰即唤醒虫类冬眠状态,成语“阳和启蛰”,就是说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开始苏醒活动了。
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刘恒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也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帝,因其名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蛰”改为“惊蛰”。
同时,把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予以置换,“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景帝之前为“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后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尽管是因为“尊者讳”而改名称,但一个“惊”字要比“启”字生动得多,为大自然增添了灵性。
《说文解字》说:“惊(驚),马骇也。”
《周易·震卦》:“震惊百里。”
《诗经·大雅》:“震惊徐方。”
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因此,用“惊”字替代“启”,内涵更加丰富,使人联想到惊蛰一到,沉闷一冬的天空春雷滚滚,沉睡在地下的百虫惊遽而起,纷纷钻出地面,探个究竟。
一看外面已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又有惊喜的感觉。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 | 桃始华
惊蛰春色中,虽万物争相热闹地喧闹斗艳,但桃花一出,万物都失了颜色。
惊蛰之日,桃花始盛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二候 | 仓庚鸣
庚,亦作鹒,即黃鹂,《诗经》中有言:“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鸟儿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
三候 | 鹰化为鸠
鹰,鸷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鸟。
《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
惊蛰时节鹰难觅,却依旧有鹰叫,此时的鹰鸣之声,来自于鸠鸟。古人以为鹰变成了鸠,便有了鹰化为鸠。
惊蛰花信亦有三候: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古语有言:“瘟疫始于大雪,生于小寒,弱于雨水,衰于惊蛰”。
在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惊蛰时分,疫病也将由此衰败,一切又将重归于美好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