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俱乐部日更达人联盟易经,宗教,哲学,心理学,中国传统

宗教汇总

2020-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姜地主

宗教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我先把答案交给你:宗教为人类提供了一套意义生产机制,它能够给人和人类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意义。这种“意义”,能够帮助人类克服有限性,给出一套对于世界的解释,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为什么宗教都能生产出意义?

宗教学发现,不论是怎样的宗教,它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意义的来源。具体而言,所有的宗教都追求一个超出日常经验、超越世俗世界的“东西”。宗教学里有一个概念来描述它,叫做“超余”:超出的超,多余的余。中文听上去有点陌生,但它的英文写法非常简单:THE MORE,直译过来就是“多出来的那个”。超余所超出的,就是日常经验、世俗世界;宗教正是用超余生产出了意义。

如果把宗教看成一个生产意义的工厂,那么超余就是这条生产流水线的起点,是意义这个产品的原材料。你可以想象,如果起点出了问题,后面的一系列工序都会受影响,最后的产品质量也会参差不齐。所以,在意义生产过程中,起点不能轻易变化;起点一旦变化,整个意义系统都会出现动荡。

其实生产意义的机制不止一种。但宗教是最特殊的意义生产机制。其他意义生产机制的起点都在现实世界之内,或者并没有强调要超出现实世界。而宗教的意义起点,一定要超出现实世界之外。宗教是一个独特的意义生产系统,就独特在这里。

宗教的模式

信徒和宗教设定的信仰对象——超余之间有两种互动模式,一种是“人-神模式”,另一种是“人-人模式”。

人-神模式中,信徒以一种无条件信赖“神明”的方式和超余相处;人-神模式中,信徒对待超余的方式是叫“信仰”,实质是无条件的信赖。

“人-人模式”中,信徒更多地以一种人与人之间玩利益交换的方式对待超余。比起那种”不讲道理“的无条件信仰,和神灵做交易才是历史更悠久、受众更广泛的宗教形式。为什么?因为交换才是人类更熟悉、更容易理解的交往逻辑。人-人模式下的意义生产,很容易变得不稳定和碎片化。

先说不稳定。不稳定的源头在于,这种做法其实把信徒崇拜的对象——也就是超余——给“降维”了。于是,宗教活动就从一种超越世俗的意义追求,变成了一个利益交换的日常事件。就像我们上一讲所说的,凡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东西,也会随着利益的得失而变化。一旦没了利益,信徒的信仰也就动摇了,宗教的意义供给也就失灵了。

关于碎片化,信徒选择的交换方式,其实会受到信徒客观处境的影响。人的客观处境千差万别,比如下雨天,对做陶器的和卖雨衣的就是矛盾. 于是,人-人模式下,宗教生产出来的意义也很容易被割裂,变成互相冲突的意义碎片。

世界上主要的几种宗教

它们分别是: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传统宗教和佛教。

1.印度教

2.琐罗亚斯德教

3.犹太教

4基督教

6 中国宗教

7 佛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