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第135篇《秦风 权舆》(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35篇《秦风 权舆 》
【原文阅读】
於wū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馀。
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guǐ,今也每食不饱,
于嗟乎,不承权舆!
【译文参考】
唉,我呀!
从前住的大厦高楼,如今每餐勉强吃够。
唉呀呀!当初排场哪能讲究!
唉,我呀!
从前每餐四碗打底,如今每餐饿着肚皮。
唉呀呀!再也没有当初福气!
【字词注释】
(1)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2)於(wū):叹词。
(3)夏屋: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尔雅》:“握,具也。”渠渠:丰盛。《广雅》:“渠渠,盛也。”
(4)于嗟乎:悲叹声。
(5)承:继承。
(6)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毛传:“四簋,黍稷稻粱。”朱熹《诗集传》:“四簋,礼食之盛也。”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贤士发牢骚的小诗,通过礼饩今昔薄厚悬殊,讽刺秦君养士待贤有始无终。
《毛诗序》云:“《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虽有坐实之弊,亦不为误。 《毛诗正义》曰:“作《权舆》诗者,刺康公也。康公遗忘其先君穆公之旧臣,不加礼饩,与贤者交接,有始而无终,初时殷勤,后则疏薄,故刺之。”歌。魏源以为“《权舆》诗人其冯谖之流乎”(《诗古微》),所比甚为贴切。
嬴秦为求霸业,多有好养游士食客之君主(可参见秦李斯所作《谏逐客书》),其中秦穆公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取由余于戎,获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并且屡败犹用孟明,善马以养勇士,一时间四方游士,望风奔秦。
及至穆公死,其子康公立,忘旧弃贤,使游侠之士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诗人在此背景下,唱出这首嗟叹的歌。
第一章是诗人自叹受凉薄之词。诗首句即以慨叹发语,仿佛是一个酸不溜丢的人才两手一摊,仰天长叹,让听者有“不提倒也罢了,提起两眼泪汪汪”的心理预设,作者以下提及的今昔强烈对比就显得自然而不突兀。过去的日子里大碗吃饭、大碗吃肉,而如今是每顿供应的饭菜都非常简约,几乎到了吃不饱的程度,前后待遇悬殊,让人难以承受。其实,饮食上的一点变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由此反映出的贤者在国君心目中的位置。
诗的前后两章虽然相近,但些微变化间显示出歌唱者前后待遇的落差之大,第一章里提及的变化还只是从大碗饭食到每食无余,到第二章里已经从“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饱”了,于是作者一唱三叹,“于嗟乎!不承权舆”,这嗟叹声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对遭受冷遇的现实的失望和对康公恢复先王礼贤下士之风的希望。
从诗中无法看到诗作者慨叹之后待遇能否得到改变,但从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的战国齐孟尝君食客冯谖身上或可看到他的影子。
【《权舆》学习的反思探讨】
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诗是秦国没落贵族在叹息生活今不如昔。
春秋时代,社会进行着重大的变革,贵族阶级迅速没落,尤其是秦国,在经过经济改革后而迅速崛起,然而原来的许多贵族失去了政治靠山,也失去了土地。
本诗的作者,可能就是没落的贵族,从眼前最直接的吃饭问题,发出今不如昔的哀叹。诗中真实而直接地表述了对往日生活的怀恋,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无可奈何的心态。可以作为贵族阶级生活风情的最后景观。郭沫若释为没落的贵族阶级的哀歌,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承”字的含义
“承”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是两只手承托一个人的形状。“承”最初的意思是“承托”“捧”等,如《尚书·周书·顾命》:“太保承介圭”,句子的意思是太保捧着一种称作“介圭”的玉制礼器。随后,由“承托”“捧”这类意思,“承”又产生了“接受”“承受”等含义,如《礼记·昏义》:“子承命以迎。”句子的意思是男子接受父命前去迎娶新娘。
如果是从前辈、先人那里接受某些事物,如家产、传家之物等,这就属于一种继承了。因此,“承”后来也产生了“继承”等意思。
《诗经·秦风·权舆》中每一节的结尾之处都是“不承权舆”。句中“权舆”的基本意思是“开始”“最初”等,在这里表示“从前”“最初的时候”等,整个句子的大致意思是“没有继承从前的惯例”。
《尚书·商书·盘庚上》里也有一句“今不承于古”,然而,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却是“如果现在不能继承前人的做法”,表达的是一种假设情况。这句话是殷商王朝第二十位君主盘庚决意迁都的时候对民众说的话,他的主要意图是告知民众,在此之前,殷商王朝已经有几位君主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迁都,现在恰好也到了谋求更大发展的时机,所以,如果不能继承前人的做法,将会错失大好时机,并且还会给殷商王朝及其民众带来灾难。
按照古代传统观念,“继承”的主要目的是在接受的同时,更要延续,也就是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参考资料:
《汉字精气神》,张一清,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