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拒绝低质量的勤奋!(非鸡汤,附具体操作建议)
1.啥叫低质量的勤奋?
叫兽(教学平台杨教授)不想长篇大论的写这个问题,我们把重点放在解决低质量勤奋上。我就举一个简单但经典的例子。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具体问题是什么我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说低质量勤奋的。是一个段子:
某人是一个大学生,准备考研究生,非常勤奋。每天从早上学习到晚上,连吃饭,走路都在看书。别人问他:你考上研究生是为了什么?他说:为了读博士啊!
又问:读了博士呢? 他说:我不知道。

这就叫低质量勤奋!因为这个人的勤奋完全是盲目的,没有目的性的,他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要什么结果,只会一味地瞎忙。
低质量的勤奋,就好比南辕北辙,越跑得快,离目的地越远。
参考文章:清华毕业当保安,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悲剧?
2.要过程,还是要结果?(做事情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的做事情)
我们从小就听惯了和勤奋有关的故事,好像只要勤奋就能成功一样。什么“梅花香自苦寒来”,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什么“勤劳致富”等等,太多了。现在还流行弄点国外来的鸡汤,什么“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早上天还没有亮,人都是昏昏沉沉的,就去上班了。忙的要死要活的,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不幸的是,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实现财务自由,还是得日复一日的上这个自己不喜欢的班。
时光飞逝,很快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几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个勤奋但赚不了钱的你,你的愿望还是不能实现。
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弄懂你做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注意,前方高能,喷子请绕道!)

叫兽(教学平台杨教授)读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群很努力的同学,他们很勤奋,但是可能由于基础差或者是其他一些原因,他们的成绩始终在中下游徘徊,上不了本科。
但是他们还是在努力学习着,上课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认真做笔记。
班上还有一群同学,他们成绩很差,基本上不学习了,上课不是玩手机,就是看小说,或者是吹牛聊天,或者是睡觉,时不时的还逃一点课。放学不是去网吧玩游戏,就是去麻将馆打麻将,或者去KTV,酒吧到处嗨。
不幸的是,现在混得最差的,就是当年那批勤奋但是成绩中下游的同学,基本上都在社会底层。反而成绩最差的同学,有的还混得不错。
为什么呢?因为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泛滥,不值钱了。勤奋但是成绩中下游的同学,勉强上了一个专科,学历依旧没有竞争力,而且因为不是读书的料,也没有学到什么比较有用的知识,所以出来还是找不到好的工作。
反观成绩最差的同学,因为知道自己不适合读书,干脆完全放弃了。由于经常在社会上混,善于和人打交道,有的人靠跑销售,收入也还不错。
让我来归纳一下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白考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除了个别有学术追求的人以外,大部分人的目的就是找到更好的工作,多赚钱。
如果你不适合读书考大学,即便很勤奋,花了很多时间,勉强上了一个大学,最后的结局还是找不到好工作,还是赚不到钱。
那么不如完全放弃学业,锻炼自己的情商,或者是学一门手艺,可能将来的路更好走。
而且现在200多分就能上一个专科,不适合读书,努力的学习,考个400多分,还是读专科,意义不大。
我不是鼓励大家不上大学,能上的还是要去上。而是说自己要搞清楚做一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做某件事再努力,还是没有回报,或者回报太少,不如趁早放弃。
低质量的勤奋,来自于做事情没有目的性,不知道做事情的结果就盲目去做事情。就像这个故事里的中下游成绩的同学,再怎么努力学习,还是改变不了命运,还不如趁早放弃。
3.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不了战略上的懒惰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让我来具体解释一下。
所谓战略上的懒惰,可以理解为不喜欢深度思考。战术上的勤奋,可以理解为喜欢浅层思考。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由原始人进化而来的,人类身上的很多特点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因为社会变化慢,生存环境恶劣,食物匮乏。浅层思考有这么一些好处:一,它比较稳妥,不容易出错;而深度思考有一定风险,一旦思考失败,就gameover了。二,浅层思考消耗能量少,节约了能量,对于缺食物的原始人来说相当重要。所以,为什么人们不喜欢“深度思考”,其实与基因层面有关,或者说深度思考是反人性的。
如何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的好帮手--第一性原理
但是,只有深度思考才能突破思维怪圈,摆脱低质量的勤奋。

那么如何深度思考?
我举一个例子。众所周知,林彪是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军事上的一些思考也许能给你带来帮助。
话说1948年的辽沈战役,每天林彪都在指挥所里听取汇报,林彪不但听汇报,还认真记录数据。在一次汇报中,林彪从一个细节中发现了异样:
“短枪与长枪的比例,大车和小车的比例都和平常不一样,为什么?”
“为什么那里军官与士兵的比例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叫兽(教学平台杨教授)不懂军事,所以我不知道长枪,短枪,大车,小车的意义是什么,但是看到军官和士兵的比例,我一下子明白了,军官比例高,说明这个地方很有可能是指挥所,因为军官都待在指挥所里。)
林彪坚定的说:“敌人的指挥所肯定就在这里!”他坚持长期深度思考---他的脑袋里不但记录了大量数据,还善于分析所以数据一旦有一点异样,他就能发现问题。这就叫高质量勤奋!
不会深度思考的人,低质量勤奋的人,可能把数据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不会分析,还是做无用功。
很快,国民党军队的指挥所就被林彪的部队端掉。该军军长廖耀湘,是一位毕业于著名军事院校,打过很多大仗,恶仗的名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隐蔽的指挥所就这样被发现了,他觉得林彪只不过是瞎猫遇见死耗子,运气好罢了。
直到他知道林彪是怎么分析出来的以后,他说:“林彪确实太厉害了,我输了,愿赌服输,不丢人。”
深度思考的另一个关键是培养大局观,大局观强的人,事半功倍。就像十年前看准中国经济大趋势的人,在一线城市买几套房,比搞什么都赚钱快。
关于如何培养大局观,因为篇幅原因,不展开了,参考我的这篇文章:90后如何应对阶层固化?六个“野路子”可能有用!
关于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勤奋,叫兽(教学平台杨教授)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现在大家都不喜欢看长文,我准备下次再讲。
文末送一个福利给职场新人:如何判断一个公司是否有发展前途?(尤其是创业型公司)。
我的经验是:如果一个公司每天都要打卡考勤,员工死气沉沉,一下班时间就眉飞色舞,离开公司跑得比香港记者还快,这个公司很难有大的发展。(注意:垄断国企除外,因为他们有垄断优势,本条件失效)
而员工上下班不强调考勤,大家上班比上学时逃课去网吧上网还积极的公司,绝对差不到哪里去。(20年前还是创业企业的阿里巴巴,有人送饭进来,以为来到了黑网吧,可见大家上班的劲头很足)。